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数据技术在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序中的应用 .pdf
文件大小:440.61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5.33千字
文档摘要

大数据技术在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序中的应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传统审计分析程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

财务报表审计需求,需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序。为了

切实发挥出大数据技术在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序中的应用价值,相关单位应结合

实际情况探寻合理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策略,提升审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分析程序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主要审计程序。然而

传统的审计分析程序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有效发挥出分析程序的应用价值。大数

据技术中的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等就可以有效改善传统

的审计分析程序缺陷。但是目前部分单位在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序中应用大数据

技术时,却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导致大数据技术在分析程序中的应用效果较差,

需要有关单位立足现实状况设计科学的解决对策,切实提高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

序的工作效率。

一、大数据、大数据技术、财务报表和审计分析程序概述

大数据被用来处理传统软硬件和IT技术无法处理的海量数据信息,这些数

据信息具有爆炸式增长特征。审计分析领域认为,大数据具有数量大、类型多、

速度快和价值低的特点,其中数量大是指大数据体量高于TB和PB;类型多是

指大数据包含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包括html、JSON

和XML等形式;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文本、音频和视频等类型;速度快是指数据

信息的生成、传播和记录等速度非常快,甚至可以达到实时传送;价值低是指在

海量数据信息中价值密度较低。

大数据技术是指大数据的应用技术。在大数据基础上研究如何将海量数据系

统、快速且低成本地加工、分析和提取出来。大数据技术包含数据处理技术、数

据分析技术和可视化技术。

财务报表是预算单位在一定时期资金和经济利润的会计报表。我国财务报表

的类型、格式和编报要求都是由会计制度制定的,要求企业定期编报。财务报表

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工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按照会计制度要求分别

编制资金平衡表、专用基金和专用拨款表,基建借款和专项借款等资金报表,以

及利润表和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等利润报表;国营商业企业要报送资金平衡表、

经营情况表和专用资金表等。财务报表包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

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等。

审计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在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财务数据和非财务

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的过程中,评价财务信息是否合理。分析程序包含调查识别

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相符或与预期数据产生严重偏离的变动因素。审计师可

以通过单独或者组合执行审计分析程序进行风险评估。

二、大数据技术在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序中应用的意义

(一)数据来源和类型更加广泛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增长速度较快,数据规模庞大,类型繁多。再加上大

数据技术的出现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海量数据和丰富的数据类型,将跨行业、跨

领域的审计数据传送给审计人员,拓展审计人员的审计范围。在海量的信息中,

大部分数据是以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形式存在的,比如政策文件、会议记录和历

年审计报告等。这些非系统性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中蕴含着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当

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序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时,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在

海量数据信息中提取审计证据,拓展审计证据的宽度和广度,避免出现因为审计

时间紧张导致审计取证不足的情况出现。此外,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共享平

台,对比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上下游以及同行的数据信息,从中深挖有效的财务信

息,探寻被审计单位的运营漏洞,提高财务报表审计分析質量。

(二)提高审计分析效率

当审计人员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程序中时,可以将大量审

计数据通过预处理、存储和加工,去除无用数据信息,将应用价值高且类型相同

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类管理,从中提取出有效的审计证据,增强审计人员获取有效

审计证据的能力。同时,大数据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审计信息共享更加便捷,

降低了审计人员外出取证的时间,减少了审计流程,从而有效提高审计分析效率。

此外,大数据技术具有良好的存储功能,可以将以往审计工作中的纸质文档转成

电子形式保存下来。审计人员可以按照工作需求直接在线上调取有关数据,减少

审计人员查阅获取审计资料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