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教师礼仪培训体系构建.pptx
文件大小:3.4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73千字
文档摘要

小学教师礼仪培训体系构建

汇报人:文小库

2025-05-06

目录

02

师生交往礼仪

01

职业形象塑造

03

课堂教学礼仪

04

家校沟通礼仪

05

校园社交礼仪

06

礼仪素养提升

01

PART

职业形象塑造

教师着装规范标准

穿着整洁

教师应保持衣物整洁,避免穿着过于花哨或邋遢的服装。

01

教师应穿着符合教师身份的服装,不宜过于随意或过于正式。

02

便于教学

教师着装应考虑教学需要,避免穿着过于繁琐或不便活动的服装。

03

符合身份

教师应保持发型整齐,不染发,不留过于夸张的发型。

发型整齐

教师应适度化妆,以淡妆为宜,不浓妆艳抹,不佩戴过于夸张的饰品。

面部修饰

教师应保持口腔卫生,牙齿洁白,口气清新。

口腔卫生

仪容仪表管理要点

日常举止风度培养

礼貌待人

教师应举止大方,言谈得体,避免过于粗鲁或不雅的行为。

严于律己

言谈举止

教师应注重礼貌待人,对学生和家长应热情、友好。

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榜样。

02

PART

师生交往礼仪

学生日常问候规范

礼貌用语

学生见到老师时,应主动打招呼,使用“您好”、“老师好”等礼貌用语。

鞠躬礼节

场合适宜

学生见到老师时,应行鞠躬礼,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学生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问候方式,如在走廊、教室等公共场合,应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

1

2

3

师生沟通表情管理

微笑示意

在与学生沟通时,老师应始终保持微笑,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01

老师应注视学生的眼睛,以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情绪和需求。

02

面部表情

老师应保持自然、亲切的面部表情,避免过于严肃或冷漠,以免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积极性。

03

眼神交流

教育惩戒礼仪边界

尊重人格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惩戒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或行为。

公正合理

惩戒应公正、合理,避免主观臆断或滥用职权,以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

适度适度

惩戒应适度,既要达到教育目的,又要避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老师应掌握分寸,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和具体情况进行适度惩戒。

03

PART

课堂教学礼仪

上下课仪式标准化

确保教室整洁,教学设备完好,提前到教室准备上课。

课前准备

上课时向学生问好,下课时说“下课”,并礼貌地与学生告别。

上下课问候

上下课仪式要庄重,姿态端正,以此表达对教育的尊重。

仪式庄重

课堂纪律管理姿态

温和引导

对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维护良好的教学环境。

树立榜样

严肃纪律

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学生,避免使用严厉的语言或惩罚措施。

教师自身要保持良好的纪律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学语言温度控制

语言亲切

用亲切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01

语速不宜过快或过慢,确保学生能听清并理解教学内容。

02

避免口头禅

避免使用口头禅或过于随意的语言,保持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03

语速适中

04

PART

家校沟通礼仪

提前准备

了解家长会主题,准备相关材料,如学生表现记录、教学计划等,确保信息准确。

热情接待

面带微笑,主动与家长打招呼,引导就座,营造和谐氛围。

详细介绍

介绍学校、班级概况,重点讲解教学计划、学生表现及存在的问题,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听取意见

认真倾听家长意见和建议,及时记录并反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家长会接待流程

电话沟通时间准则

确定合适时间

与家长协商,选择双方都方便的时间段进行沟通,避免在上课、工作或其他重要时间打扰。

控制沟通时长

尽量长话短说,把握好时间节奏,避免长时间占用电话资源。

突出重点

明确沟通目的,针对具体问题或重要事项进行沟通,避免漫无边际的闲聊。

礼貌挂断

在沟通结束后,礼貌地告别并挂断电话,确保双方都有愉快的沟通体验。

遇到家校矛盾时,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激动,尽量通过协商、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

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诉求,理解其立场和感受,避免产生误解和偏见。

处理问题时要客观公正,依据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不偏袒任何一方。

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协调,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家校矛盾处理礼仪

冷静应对

积极倾听

客观公正

沟通协调

05

PART

校园社交礼仪

同事协作礼仪规范

同事协作礼仪规范

尊重为先

良性竞争

沟通协作

互助共进

尊重同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不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保持包容和理解。

积极与同事沟通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共同解决教学难题。

保持良性竞争,不恶意诋毁或排挤同事,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最终目标。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事,共同进步,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

会议发言站位要求

发言准备

提前准备会议发言内容,明确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避免发言时无话可说或离题万里。

02

04

03

01

发言时长

控制发言时长,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