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资产管理关键风险识别研究
摘要:为了识别高校资产管理的关键风险点,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A高校相关资产管理及使用人员的访谈、资料收集和编码分析等步骤,同时以TOE框架构建了高校资产管理风险的理论模型,揭示了A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高校发展,同时降低资产损失和管理风险。
关键词:扎根理论;高校资产管理;风险识别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作为高校支撑教学、科研、行政办公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资产种类丰富,资产规模增长使得资产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加,在资产管理实际过程中,高校面临资产流失、资产闲置、资产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而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高校自身发展需要,高校资产管理面临新挑战与风险。数字时代要求更高的资产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低下易引发高校资产管理效率、信息不准确等风险。政策法规调整也会对高校资产管理产生重大影响,若不及时适应新政策,可能面临合规性风险。因此,识别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关键风险,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成为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题中之义。文章以A高校为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识别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关键风险,以TOE理论框架构建高校资产管理风险的理论模型,为高校加强资产管理、防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相关研究综述
高校资产管理风险的识别与管理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在高校资产管理研究方面,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郑梅娟从高校内部审计视角出发,通过分析高校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探讨防范资产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1]。叶楠等提出信息化建设对高校资产管理的意义,分析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徐州医科大学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优化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和路径,以进一步提升高校资产管理水平[2]。郑慧、孙颖分别基于COSO内控框架,探讨高校资产控制优化路径[3-4]。董培璐从财会监督与内控结合视角探讨了高校资产管理问题与优化措施[5]。上述这些研究侧重于单个环节或特定风险的分析,缺乏对高校资产管理风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并未将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阐述,通过构建风险体系模型,进而提出应对或防范策略。
在内控与扎根理论研究方面,程新生等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探讨了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控制[6];王磊等则以医院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内控风险视角下公立医院医疗行为的有效性[7];而针对高校内控的研究,Yue运用扎根理论对高校合同管理进行了风险识别[8]。赵叶灵等运用扎根理论对高校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提炼出与高校内部控制有效性有关的概念和范畴,建立高校内部控制影响因素模型[9]。虽然扎根理论在企业、医院、高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高校资产管理风险识别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此外,已有研究表明扎根理论能够深入挖掘高校资产管理风险背后的关键因素,构建反映风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模型。
2研究设计与实施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聚焦A高校资产管理过程,运用扎根理论识别高校资产管理关键风险点。扎根理论从原始资料归纳分析构建理论模型,采用访谈法进行一对一问答,在大纲指引下让被采访者充分表达,分析其行为动机等。本文基于两种方法设计访谈提纲,预访谈后修改提问方式,对访谈记录进行分类、编码、整合,结合文献探析A高校资产管理关键风险点。
2.2数据收集与整理
首先,针对A高校主要涉及资产、审计、招标、财务等部门的一部分资产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资产使用人员进行访谈。其次,运用理论抽样选取20名对象,其中对资产管理工作一般人员及资产使用人员15人进行小组访谈,对资产管理中层人员5人进行个人深度访谈。最后,整理归纳数据,对90%的样本进行详细分析,10%的样本进行饱和测试,以完善理论,识别高校资产管理关键风险点。
2.3数据处理与分析
(1)开放式编码。在开放式编码阶段,对收集到的访谈记录、文件资料和观察笔记进行充分分析,以确保尽可能全面地提取出与高校资产管理风险相关的初始概念和范畴。例如,从访谈中一位教师提到“很多设备在一个部门闲置,而其他部门急需却无法使用,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共享率不高”,可以提取出“资产共享度低”这一初始概念。从访谈中一位资产管理人员提到“学校一直想购买特定的厂商设备用于科研项目,但在市场上始终找不到符合要求的,这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推进”,可以提取出“资产购置目标难以实现”这一初始概念。通过对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可以得到众多类似的初始概念和范畴,这些概念和范畴为后续的编码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的目的是将开放式编码中提取的众多范畴进行关联和整合,形成更高层次的主范畴。对于与流程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