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水空调机组工作流程图演讲人:日期:
目录02制冷工作流程01系统组成概述03核心运行部件04控制逻辑体系05能效管理模块06维护保养流程
01PART系统组成概述
机组主体结构解析冷冻水空调机组的核心部件,提供动力压缩制冷剂,提升其压力和温度。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制冷剂在此吸收冷冻水的热量而蒸发,从而降低冷冻水的温度。制冷剂在此释放热量给冷却水,冷凝成液态,为下一次循环做准备。调节制冷剂流量,确保蒸发器内制冷剂压力稳定,维持制冷效果。
冷冻水循环路径冷冻水泵将低温冷冻水输送到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或空气处理机组。01冷冻水管路连接机组与末端设备,传输冷冻水,实现制冷效果。02末端设备利用冷冻水冷却空气,为室内提供冷量。03冷冻水回水吸收热量后的冷冻水返回机组,再次被制冷剂吸收热量,形成循环。04
冷却水循环路径冷却水泵将冷却水输送到冷凝器,用于吸收制冷剂的热量。01冷却水管路连接冷凝器与冷却塔,传输冷却水,实现热量排放。02冷却塔利用空气和水进行热交换,将冷却水中的热量排放到大气中。03冷却水回水冷却后的水再次被冷却水泵吸入,形成循环,持续为机组提供冷却。04
02PART制冷工作流程
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压缩机作用活塞式、旋转式、涡旋式等。压缩机类型制冷剂在压缩机内经过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压缩过程制冷剂压缩阶段
冷凝散热过程冷凝方式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却成液态。散热过程冷凝器作用风冷、水冷等。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逐渐冷却并转化为液态。
蒸发吸热环节蒸发器作用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01低于被冷却物体的温度。02吸热过程液态制冷剂蒸发为气态,同时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效果。03蒸发温度
03PART核心运行部件
压缩机工作原理压缩制冷剂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为冷凝器提供高压高温的制冷剂。01提供制冷循环动力压缩机是制冷循环中的关键部件,为制冷剂在冷凝器、蒸发器之间的循环提供动力。02压缩机类型常见类型有活塞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等,根据制冷量和使用场合选择不同类型。03
冷凝器功能实现冷凝制冷剂冷凝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冷却成液态,放出大量热量。制冷剂冷却冷凝器类型冷凝器通常采用风冷或水冷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或冷却水,从而实现制冷剂的冷却。常见类型有风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等,根据冷却方式和安装环境选择合适类型。123
蒸发器作用机制制冷效果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而蒸发,使被冷却介质温度降低。蒸发器类型制冷剂蒸发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的主要换热部件,其制冷效果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制冷性能。常见类型有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等,根据制冷系统和使用场合选择合适类型。
04PART控制逻辑体系
温度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冷却器温度控制器实时监测冷冻水进出口、冷却水进出口以及系统关键部位的温度。根据设定的温度与实际检测到的温度进行比较,输出控制信号,调节冷冻水流量、冷却水流量或压缩机运行频率等。根据温度控制器的指令,对冷冻水进行加热或冷却,以确保水温在设定范围内。
实时监测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以及压缩机排气口等关键部位的压力。压力保护系统压力传感器根据设定的压力范围与实际检测到的压力进行比较,当压力超出设定范围时,启动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调整压缩机运行频率、开启旁通阀等。压力控制器当系统压力超过最大允许值时,安全阀自动打开,释放多余压力,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安全阀
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冷冻水流量、冷却水流量以及压缩机排气量等关键参数。流量调节装置流量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流量与实际检测到的流量进行比较,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水泵转速等方式,确保流量在设定范围内稳定运行。平衡阀用于调节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流量分配,确保系统在高效、节能的状态下运行。
05PART能效管理模块
能耗监测节点监测冷却水泵、冷却塔、水管等能耗数据。冷却水系统监测冷冻水泵、制冷机组、水管等能耗数据。冷冻水系统监测空气处理机组能耗,包括风机、加热器、加湿器等。空气处理单元监测末端设备能耗,如风机盘管、组合式空调箱等。末端设备
运行参数优化冷却水温度根据室外湿球温度及负荷情况优化冷却水温度设定值。01冷冻水温度根据末端负荷情况优化冷冻水供水温度设定值。02空气处理参数优化空气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设定值。03设备运行台数根据负荷情况优化设备运行台数,实现主机、水泵等设备的合理匹配。04
负荷预测基于历史负荷数据和当前环境因素,预测未来负荷变化,提前调整设备运行策略。冷却塔优化控制根据冷却水温度和环境湿球温度,优化冷却塔风扇的转速和启停控制。冷冻水变流量控制根据末端负荷变化,实时调整冷冻水流量,降低水泵能耗。夜间节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