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简介.pptx
文件大小:1.9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68千字
文档摘要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简介演讲人:日期:

目录02设计核心要素01管系设计概述03生产设计流程04关键技术应用05质量控制体系06典型应用实例

01管系设计概述

船舶管系定义船舶管系是船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管子、管件、阀门、支架等组成,用于输送流体、排放废气、调节船舶稳定性等。船用管件定义船用管件是管件的一个分类,是将管子连接成管路的零件,具有连接、控制、分配、转向等作用。船舶管系基本定义

管路计算根据管路输送的流体性质、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管路计算,确定管径、壁厚、阀门等元件的规格和数量。图纸绘制根据计算结果和设计要求,绘制管路布置图、安装图、零件图等各种图纸,为生产施工提供依据。船舶布置根据船舶总体布置和性能要求,进行船舶管系的布置设计,确保管路排列整齐、美观、合理。生产设计核心功能于支撑和固定管路,包括管卡、吊架、支架等。系统组成模块划分支架模块对管路进行绝缘、防腐、防爆等处理,提高管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绝缘与防护模块包括过滤器、加热器、冷却器、流量计等,用于对管路中的流体进行监测、控制和调节。附件模块包括管子、管件、阀门、法兰等,是构成管路系统的基本单元。管路模块

02设计核心要素

耐腐蚀性船用管件接触的海水、盐雾等环境具有强腐蚀性,要求材料具有高耐腐蚀性。管路材料选择标准01耐压力性船用管件需承受船舶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材料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02耐高温性船舶管路系统有时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材料需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03加工性能材料需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管件,且焊接性能良好。04

最小化管路长度管路可维护性管路布局合理性管路美观性在满足船舶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管路长度,减少管路阻力和重量。管路布局应考虑管件的更换和维修空间,确保船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正常的维护和保养。管路布局应避开船舶的应力集中区域和易损区域,保证管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管路布局应整齐、美观,符合船舶整体设计的要求。空间布局优化原则

焊接工艺适应性加工精度要求表面处理要求标准化与模块化管件的材料和焊接工艺需匹配,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管件加工需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以确保管路的连接质量和装配精度。管件表面需进行防腐、防锈等处理,以提高管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管件应尽量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工艺适应性要求

03生产设计流程

船用管件选用根据船舶设计要求和规范,选择适合的船用管件类型和规格。初步计算与评估对管系的初步布局进行计算和评估,包括管路长度、管件数量、材料消耗等。管系布局规划确定管路走向、布局和连接方式,考虑管路的压力、温度、流体特性等因素。初步方案制定阶段

根据细化后的管路布局,编制船用管件的加工图纸,包括管件图、管路图、安装图等。编制加工图纸根据加工图纸,进行船用管件的材料采购和准备工作,确保材料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材料采购与准备根据初步方案,进一步细化管路布局,确定管件的准确位置和连接方式。细化管路布局详细图纸深化设计

在施工前对船用管件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查等,确保管件质量符合要求。施工前检查施工可行性验证在实际施工前,进行模拟试装,检查管件的连接效果、安装顺序等,确保施工可行性。模拟试装根据模拟试装结果,对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正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修正与优化

04关键技术应用

三维建模与协同设计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实现管路和管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基于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确保管路布置与其他船体结构、设备等协调一致。通过三维模型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设计、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船舶管路的三维建模协同设计环境三维模型数据共享

管路应力仿真分析应力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管路在静态和动态载荷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确保管路的安全性。01疲劳分析根据管路应力仿真分析结果,进行疲劳寿命评估,预测管路在实际使用中的寿命。02振动与噪声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管路在振动和噪声环境下的响应,优化管路布置和附件设计,提高船舶的舒适性。03

根据设计结果,将管路拆分成标准化的零件,进行预制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零件预制化模块化设计生产过程指导将多个零件组装成模块,进行模块化生产,进一步缩短生产周期。通过三维模型和仿真技术,为生产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预制件和模块的准确性。预制化生产指导技术

05质量控制体系

明确船用管件的尺寸、材质、压力等级等具体要求。船用管件标准规定船舶管系焊接的工艺参数、操作方法及检验标准。焊接工艺标定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方法。船舶管系生产设计标准制定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验收流程和标准。验收标准行业规范执行标准

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裂纹、夹渣、未熔合等缺陷。焊缝外观检查焊缝与密封检测方法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