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
日期:
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教育
CATALOGUE
目录
01
井下供电系统基础
02
供电设备管理规范
03
电气操作安全规程
04
漏电事故预防措施
05
触电应急处置方案
06
供电系统维护制度
01
井下供电系统基础
井下电网拓扑结构
放射状结构
环形结构
干线式结构
两端供电结构
电源从地面变电所通过电缆直接送到井下各个用电地点,结构简单,投资少,但供电可靠性差。
井下干线电缆沿线设置多个分支,连接各个用电地点,供电可靠性较高,但干线电缆故障会影响整个干线上的用电设备。
井下电网的主要干线电缆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形供电网络,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但投资较大,维护复杂。
井下电网在两端设置电源,当一端电源故障时,另一端电源可继续供电,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但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电缆。
井下电网的总配电设备,将电能分配给各个分支电路,具有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
在井下各个用电地点附近设置分配电箱,对电能进行再次分配,同时提供漏电保护和电气隔离。
为井下移动设备提供电源,能够随着生产需要而移动,具有结构紧凑、防护等级高等特点。
为井下照明设备提供电源和保护,具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功能。
三级配电设备构成
总配电箱
分配电箱
移动变电站
照明综保装置
防爆电气设备特性
防爆外壳
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爆炸压力,并阻止爆炸火焰和气体向外部传播。
本质安全电路
防爆电气设备的电路必须设计成在规定的条件下不会产生电火花或电弧,或者产生的电火花和电弧不足以点燃周围的可燃性气体。
隔爆和浇封技术
隔爆技术是将电气设备分成若干个隔爆室,每个隔爆室都有独立的隔爆面,即使某个隔爆室内发生爆炸,也不会影响到其他隔爆室。浇封技术是将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浇封在绝缘材料内,防止电火花或电弧与外部可燃性气体接触。
超温保护
防爆电气设备必须设置超温保护装置,当设备内部温度超过规定值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防止设备过热引发爆炸。
02
供电设备管理规范
设备选型准入标准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煤矿井下供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严禁使用淘汰、老化的设备。
防爆等级
设备性能
井下设备必须满足防爆等级要求,防止由于设备故障引发瓦斯、煤尘等爆炸事故。
选用的设备应具备可靠的过载、短路、漏电等保护功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1
2
3
电缆敷设安全间距
电缆与风管的间距
电缆与风管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防止电缆受到挤压或损坏。
01
电缆与设备间距
电缆与设备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避免因距离过近导致电缆过热或损坏。
02
电缆之间的间距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距,防止电缆之间发生干扰或短路。
03
定期对井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检测,确保接地电阻符合安全要求。
接地电阻检测
检查接地装置的连接是否牢固、接触是否良好,确保接地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接地装置完好性检查
检查接地线的截面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接地线能够承载足够的电流。
接地线截面检查
接地保护装置检测
03
电气操作安全规程
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停电,严禁带负荷拉闸。停电后应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
停送电操作流程
停电操作
在停电后的设备上验电,确认设备已停电。验电时,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验电器,并先在带电设备上验电,证明验电器完好。
验电操作
对于可能带电的设备或线路,在验明确实无电后,应装设接地线进行放电,确保安全。
放电操作
闭锁装置的作用
闭锁装置的使用
闭锁装置是用于防止误操作的重要设备,能够实现“五防”功能,即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误分合断路器、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带接地线合闸、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在进行电气操作时,必须按照闭锁装置的要求进行操作。只有解锁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操作完成后应及时上锁。
闭锁装置应用要求
带电作业禁令条款
在电气设备或线路上进行作业时,必须先将电源断开,并验明确实无电后才能进行。严禁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严禁带电作业
在特殊情况下,如必须带电作业时,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方案,并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监护。同时,作业人员应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特殊情况带电作业
04
漏电事故预防措施
漏电保护系统原理
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当电气系统发生漏电或人身触电时,漏电保护器能自动切断电源,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漏电保护器的原理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
漏电保护器通过检测电气系统中的零序电流来判断是否发生漏电,当零序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电源。
根据电气系统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漏电动作电流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漏电保护器。
1
2
3
绝缘监测技术应用
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绝缘性能降低或损坏的情况,预防漏电事故的发生。
绝缘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