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运行成本调查统计的经验做法和问题思考
原文:关于当前机关运行成本调查统计工作的思考
文章来源:福建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开展机关运行成本统计,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和“过紧日子”要求,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重要举措。2016年以来,福建省机关事务管
理局按照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工作部署,认真施行机关运行成本统
计调查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强化了成本意识和绩效理念,努力降低行
政运行成本,提高支出效益,切实推进了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了良
好成效。但也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统计口径的理解与把握不一致、
统计软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
经验做法
——领导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福建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多次批示要求省管理局和统计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成本统计工
作的深远意义,把成本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落实,确
保统计工作按时保质完成。管理局、统计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
了由管理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统计局设计管理处、管理局财务管理处
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具体负责
调查统计工作。管理局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严格落实省政府领导批示
精神,及时开展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全面推进、高效完成机关运行
成本统计调查工作。
——明确统计范围,筑牢统计基础。管理局在吃透国家机关事务
管理局、国家统计局文件精神基础上,最终确定了48家省级行政单位、
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本级及其附属的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纳入
统计范围,其中政府机关44家、参公管理事业单位3家、财政补助事
业单位1家。2020年,统计范围扩展到10个地市后,管理局要求10
个地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会同当地编办部门,参照省级统计对象和范
围的口径,明确本级统计范围,最终确定纳入2020年度统计范围共
377家,其中政府机关354家、参公管理事业单位21家、财政补助
事业单位2家。此举不仅为统计调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也提高了统
计工作的准确性、可比性。
——统筹协调推进,层层落实统计责任。2016年以来,管理局积
极会同省统计局对单位基本信息和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机关运行成本、
单位人员、办公用房、“三公”经费、单位资产等情况开展全面调查
统计,明确任务分工,加强协调配合,保证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省直各部门以及各地市相关单位努力克服机构改革导致的人员变动、
工作交接,以及财务工作繁忙的现实困难,组织相关人员按照统一部
署要求,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统计报表及分析报告填写,并按时保
质报送。
——建立联系人制度,责任落实到人。为加强沟通联系,便于统
计工作顺利开展,管理局建立统计工作联系人制度,10个地市机关事
务主管部门和省级各调查对象单位明确机关运行成本统计调查工作的
总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及其联络方式,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制作通
讯录和成立省级、地市级统计工作微信群方式(省群人数达210人),
实行分层指导、精准答疑,解决了因部分单位或地区统计人员流动性
大导致的人难找、数难统的问题,保证了填报单位的完整性。
——强化培训指导,化解统计难点。一是举办专题培训班。管理
局每年都举办线上线下专题培训班,培训省政府所属行政单位、参照
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及上述单位附属的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财务负责
人、经办人和各设区市(含平潭)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财务工作分管领
导及职能科(处、室)工作人员超过500人次。培训会上,具体讲解
机关运行成本统计业务、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并将各单位在上年度
统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进行逐一解答;省统计局从提高数据真实
性、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扎实细致地做好机关
运行成本统计工作奠定了基础。各地市也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工作。
二是利用工作群实时指导。由专人负责在设立的统计工作专线和微信
群上核校数据、咨询答疑、加强业务指导,利用微信、电话通知等方
式实时解决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有问必答,哪里有问题哪
里就有指导跟进的机制,既活跃了群体学习和工作热情,又畅通了全
省上下的工作联系。三是深入基层指导。统计范围扩大到地市后,不
仅在培训班及微信工作群上专题指导,还针对各地市对于如何指导各
统计单位填报、如何审核统计数据存在很多疑惑的情况,带队组织专
人深入基层手把手指导并解决统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严格审核把关,确保统计质量。利用微信简单快捷高效的特
点,省级及各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