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协议书.docx
文件大小:14.58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2.73千字
文档摘要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协议书

甲方:[甲方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甲方代表姓名]

地址:[甲方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甲方联系电话]

乙方:[乙方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乙方代表姓名]

地址:[乙方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乙方联系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为确保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施工项目概况

1.施工项目名称:[具体施工项目名称]

2.施工地点:[详细施工地点,精确到铁路里程等]

3.施工内容:[简要描述施工的具体作业内容,如铁路线路维修、桥梁架设、信号设备安装等]

4.施工期限:自[开始日期]起至[结束日期]止

二、双方的安全责任

(一)甲方安全责任

1.甲方应向乙方提供与施工相关的铁路营业线设备情况、行车组织办法、安全注意事项等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负责。

2.负责对乙方施工安全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监督乙方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3.在施工前,向乙方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明确施工中的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

4.按照规定设置施工安全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人员和防护设备,确保施工期间铁路行车安全。

5.有权对乙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对情节严重的有权责令乙方停工整顿。

6.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与其他单位的关系,为乙方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乙方安全责任

1.乙方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条件,按照规定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2.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安全方案,经甲方审核同意后严格组织实施。

3.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掌握应急处置方法。

4.按照规定设置施工安全防护,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人员和防护设备,与甲方防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5.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不得擅自扩大施工范围、改变施工内容和施工时间。

6.对施工过程中因乙方原因造成的铁路设备损坏、行车事故等承担全部责任,负责修复设备和赔偿损失。

7.服从甲方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对甲方提出的安全问题及时整改。

三、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乙方应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铁路营业线设备状况、周边环境等,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按照规定办理施工相关手续,如施工计划申报、施工许可证办理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不适合从事铁路营业线施工的人员不得参与施工。

2.施工过程中

严格执行铁路营业线施工“天窗”制度,未按规定申请“天窗”或未得到批准,不得擅自进行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施工。

在施工地点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和防护设施,如警示灯、防护栏、警示标语等。

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严禁在铁路限界内坐卧、行走和放置物品。

施工机械和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在铁路营业线附近作业时,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活动范围不得侵入铁路限界。

涉及铁路信号、通信等设备的施工,必须在设备管理单位的配合下进行,严禁擅自拆除、改动设备。

加强对施工用电的管理,确保用电安全。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开关箱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3.施工结束后

施工结束后,乙方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拆除临时设施,恢复铁路营业线设备原状。

对施工过程中损坏的铁路设备进行修复,经甲方和设备管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撤离现场。

对施工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提交给甲方和相关部门。

四、安全防护

1.甲乙双方应共同确定施工安全防护方案,明确防护范围、防护标准和防护人员职责。

2.甲方负责在铁路营业线一侧设置行车防护,按照规定设置防护信号和标志,配备防护人员,及时向乙方通报列车运行情况。

3.乙方负责在施工区域设置作业防护,在施工地点两端设置防护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对讲机、信号旗、号角等,与甲方防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当施工地点与防护人员之间的瞭望条件不良时,应增设中间防护人员。

5.防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严格遵守防护作业标准和规定,不得擅自离岗。

五、应急处置

1.甲乙双方应共同制定施工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等。

2.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如铁路设备损坏、行车事故、火灾等,乙方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向甲方和相关部门报告。

3.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进行应急处置,提供必要的救援设备和物资,协调组织救援力量。

4.事故处理结束后,甲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