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经济管理课程设计 .pdf
文件大小:317.54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3.55千字
文档摘要

经济管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经济管理概念,如市场供求、资源配置、企业运

营等。

2.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管理政策,并能够分析其对社会发展

的影响。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高对经济管理的认识。

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案例分析,提高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经济管理相关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

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到经济管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学生能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培养节约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素

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八年级,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现

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有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

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结

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经济管理知识的

基础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经济管理基本概念:市场供求、资源配置、企业运营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

容。

-了解市场的供求关系,掌握供需曲线的运用。

-学习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了解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率。

2.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探讨相关经济

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学习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

-探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3.企业管理与决策:研究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

容。

-学习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及职能。

-掌握企业决策方法,如SWOT分析、决策树等。

4.案例分析:选取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经济管理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对应

教材第四章内容。

-分析案例中的经济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经济管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等,结合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实践活动。

-总结实践活动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1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1-3课时:学习经济管理基本概念。

-第4-6课时: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7-9课时:探讨企业管理与决策。

-第10-12课时: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13-15课时:组织经济管理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等进

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方法适用于课程的基本概念、

理论等内容的传授。

-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图表、动画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一主题或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交

流沟通能力。

-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引导讨论方向,确保讨论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

3.案例分析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管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

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涉及多种经济管理问题,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点评学生分析过程和结果,指出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4.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实验项目。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和成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5.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

神。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小组成员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