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案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课标要求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
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
区的案例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说出传统工业地域
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
2.结合鲁尔工业区产生的环境污染等状况,说
出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综合
整治的措施。
3.通过对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
“硅谷”的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说明新工业地
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4.结合新工业地域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加深
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说出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和衰落的原因。
2.说出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并探讨综合整治的措施。
3.说出新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难点: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教学内容安排
知识结构:
代表性代表性地
新
传形成条
统工特点:时间、
工业
业特点:大、
区
代表工代表性工
存在问题:
教学思路:
给出鲁尔
学时建议:2学时
传统工业活动:理工
区和案例环业
教学资源:我国
境活
第2页的动
给出意大结合美国分析北影对
响
1.人教版和中图版本节教材中的图像、文字资
料。
2.《中国经济地理》杨武杨主编出
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21年
08月
3.相关网站:
教法与学法策略:
1.传统工业区
(1)读图及案例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
图像材料及案例,指导学生分析,或讲授传统工
业区的含义、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过程、发展特点,
明确其在世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
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2)合作讨论探究法:指导学生读图和教材
提供的案例,或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分组合作
探究影响传统工业区形成的条件、发展特点,明
确其在世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问
题和改进的措施。
2.新工业区
(1)读图分析讲授法:阅读图像资料及案例,
讲授或指导学生分析新工业区发展条件和特点。
比较分析美国硅谷、意大利东北部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