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德师风自检自查报告
Contents
目录
引言
师德师风建设概述
自检自查工作组织与实施
师德师风现状分析
改进措施与建议
总结与展望
引言
0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学校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背景
目的
范围
全校所有在职教师,包括专任教师、行政人员等。
对象
主要针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方面进行自查自纠,包括教育教学行为、职业操守、为人师表等方面。
师德师风建设概述
02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信友爱、公正无私、以身作则等方面。
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整体形象,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01
建立完善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确保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发展。
02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
学校应制定具体的师德师风建设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教师职责和行为准则,加强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
自检自查工作组织与实施
03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特地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德育处主任和各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成立
校长负责全面指导和监督工作,副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各成员则按照分工,分别负责相应年级和部门的师德师风自检自查工作。
职责分工
工作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师德师风自检自查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和具体措施。
制定方案
通过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年级组会议等方式,广泛宣传师德师风自检自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宣传发动
各年级组和部门按照方案要求,组织教师对照师德师风规范进行自查自纠,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整改措施。
自查自纠
工作小组对全校的师德师风自检自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形成报告并向全校反馈,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总结反馈
全校所有教师均积极参与了此次师德师风自检自查工作,认真对照规范进行自查自纠。
参与人员
各部门、各年级组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进师德师风自检自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还积极邀请家长和学生参与监督和评价,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
配合情况
师德师风现状分析
04
学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学校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得到保障。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大多数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风。
部分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个别教师存在有偿家教、违规收受礼品等问题,损害教师形象。
学校对师德师风问题的监管和惩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问题屡禁不止。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教师个人素质的差异,也是导致师德师风问题的原因之一。
01
02
03
04
案例四
某教师在课堂上传播不当言论或散布谣言,造成不良影响。该案例反映了部分教师缺乏政治敏感性和法制观念,言论不当的问题。
案例一
某教师违规收受家长礼品,被学校发现后给予严肃处理。该案例反映了部分教师在利益面前丧失原则,损害教师形象的问题。
案例二
某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身心伤害。该案例暴露了部分教师缺乏教育方法和耐心,违背教育规律的问题。
案例三
某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如违规推荐教辅材料、参与有偿招生等。该案例揭示了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问题。
改进措施与建议
05
定期组织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引导教师自觉践行职业道德。
举办师德师风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分享经验,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在职教育、研修课程,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01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要求融入学校日常管理、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
02
制定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制度文件,明确教师从业行为的底线和红线。
03
建立师德师风档案,记录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奖惩情况等信息,作为教师评价、晋升等重要依据。
加强学校内部监督,设立师德师风监督员、意见箱等渠道,接受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和举报。
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严肃处理。
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指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