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安全教育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求职诈骗识别与防范
个人信息保护策略
求职陷阱规避方法
劳动权益法律保障
求职心理安全维护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求职诈骗识别与防范
01
诈骗者发布虚假职位信息,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并缴纳各种费用。
虚假职位
常见招聘诈骗类型
冒充公司
诈骗者冒充知名公司或机构,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求职者,以招聘为名实施诈骗。
钓鱼链接
诈骗者通过发送含有钓鱼链接的邮件或短信,诱导求职者点击并输入个人信息,从而窃取信息或盗取资金。
虚假信息识别技巧
核实公司信息
在投递简历前,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公司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
01
对于高薪职位要保持警惕,尤其是那些工作内容轻松、薪资待遇过高的职位。
02
注意招聘信息细节
仔细阅读招聘信息,注意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有无错别字等,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03
谨慎对待高薪职位
防骗应对措施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透露给陌生人。
01
警惕收费行为
正规公司招聘不会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因此对于各种名义的收费要保持警惕,避免被骗。
02
及时报警和求助
如果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并向相关部门或机构求助,以便及时挽回损失。
03
个人信息保护策略
02
敏感信息泄露风险
社交媒体
避免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分享过于私密或敏感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号码等。
求职论坛与群组
招聘网站
在求职论坛或群组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透露过多个人信息,如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等。
在招聘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时,谨慎选择公开范围,避免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1
2
3
在提交证件复印件时,务必在复印件上注明用途,并尽可能遮挡部分敏感信息。
复印件处理
妥善保管个人证件,避免随意借给他人使用,防止证件被冒用。
证件保管
对于电子版的证件,应设置密码保护,并存储在安全的云存储或加密存储设备中。
证件电子版
证件资料保护方法
线上平台隐私设置
社交媒体隐私设置
定期检查社交媒体账号的隐私设置,确保个人信息仅对可信任的人可见。
01
在招聘网站上,仔细设置个人简历的公开范围,避免信息被不必要的人获取。
02
网络环境安全
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避免在公共无线网络下处理敏感信息,以防信息被窃取。
03
招聘网站隐私设置
求职陷阱规避方法
03
虚假职位识别要点
公司背景调查
注意招聘职位的工作性质、薪资待遇等是否过于夸张或不切实际,如“轻松月入过万”等。
面试地点异常
招聘信息异常
通过查询公司官网、工商注册信息等,了解公司的真实性和信誉度。
警惕在临时租借的场地、宾馆或偏僻地点进行的面试,正规面试一般会在公司内进行。
中介机构甄别标准
机构资质审查
选择有合法经营资质、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避免选择“黑中介”。
01
服务项目了解
详细了解中介机构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警惕以“介绍工作”为名,实则骗取钱财的行为。
02
签订协议保障
与中介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03
面试安全注意事项
在面试过程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避免泄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保护个人信息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认工作内容、薪资待遇、试用期等重要事项。
谨慎签订合同
面试时观察公司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员工精神状态,判断公司是否正规、稳定。
留意工作环境
劳动权益法律保障
04
劳动合同基本条款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劳动纪律等。
01
包括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02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双方协商一致可变更合同,符合法定情形可解除劳动合同,合同期满或法定终止条件出现即终止。
03
劳动合同的期限
试用期权益保护
试用期的工资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试用期的权益
试用期的约定
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享有与正式员工同等的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权利。
维权渠道与流程
01
维权渠道
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02
维权流程
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求职心理安全维护
05
了解职场PUA特点
面对职场PUA,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要盲目轻信他人,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保持独立思考
寻求帮助和支持
遇到职场PUA行为,要及时向身边可靠的人寻求帮助和支持,共同应对。
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