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AI时代人与数据:数据之下,谁主沉浮”导写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点评)
一、题目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从个人生活到国家治理,从商业决策到科学研究,数据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然而,在享受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担忧数据对个人隐私、社会公平、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AI时代,人与数据的关系变得愈发复杂,数据之下,谁主沉浮?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材料分析
本题是一道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作文题目,旨在探讨AI时代人与数据的关系。材料首先概述了AI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提出了数据对个人隐私、社会公平、道德伦理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以“数据之下,谁主沉浮?”这一反问句引发考生对人与数据关系的深入思考。
关键信息分析:
1.AI技术的发展:AI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数据成为重要资源的前提。
2.数据的重要性:数据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
3.数据的负面影响:数据可能对个人隐私、社会公平、道德伦理等方面产生影响。
4.反问句引发思考:“数据之下,谁主沉浮?”这一反问句引导考生思考在AI时代,人与数据的关系以及谁应该占据主导地位。
三、立意指导
1.探讨人与数据的关系:
分析数据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探讨在数据主导的社会中,人的主体地位是否受到挑战。
2.数据对个人隐私的影响:
讨论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对个人隐私的潜在威胁。
思考如何在享受数据便利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
3.数据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分析数据如何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和歧视。
探讨如何通过数据治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4.数据对道德伦理的挑战:
讨论数据技术如何引发新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思考如何在数据技术发展中坚守道德底线和伦理原则。
5.人在数据时代的应对策略:
探讨个人、组织和社会如何在数据时代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
分析如何通过法律、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应对数据时代的挑战。
四、标题范例
1.数据洪流下的自我坚守
2.AI时代:人与数据的共舞
3.谁在数据浪潮中把握方向?
4.数据为王,还是人为本?
5.AI时代的人与数据:一场权力的博弈
五、素材积累
名言警句
1.“数据是新的石油。”——克莱夫·汉弗莱斯(CliveHumby)
2.“隐私不是一种奢求,而是一种权利。”——爱德华·斯诺登
3.“技术本身不是善或恶,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意图。”——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事例论据
1.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2018年,Facebook被曝出数据泄露事件,涉及87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给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广泛关注。
2.中国大数据发展战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将其视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强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3.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然而,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的担忧。例如,如何确保患者的个人数据不被滥用或泄露?如何平衡数据利用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
4.数据歧视问题:在数据驱动的社会中,数据歧视问题日益凸显。例如,某些算法可能会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历史行为对其进行歧视性判断,导致不公平的待遇。这引发了人们对数据公平性和社会正义的广泛关注。
5.数据素养教育: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素养已成为人们必备的一项技能。通过数据素养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数据并利用数据为生活和工作服务。同时,数据素养教育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隐私保护意识和数据安全意识。
六、范文及点评
范文一:数据洪流下的自我坚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从个人生活到国家治理,从商业决策到科学研究,数据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然而,在享受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数据对个人隐私、社会公平等方面的潜在威胁。在数据洪流之下,如何坚守自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个人的生活轨迹、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信息被无所不在地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一旦被滥用或泄露,将对个人隐私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享受数据便利的同时,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隐私保护意识。一方面,我们要审慎对待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避免在不必要的场合透露过多个人信息;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