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2
PAGE12
PAGE13
PAGE13
《膳食与营养》
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1
项目一能量与营养素
6
2
项目二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2
3
项目三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2
4
项目四安全食品与食品科学
2
5
项目五营养评价与营养干预
6
6
项目六特定人群的营养与膳食要求
6
7
项目七医院膳食与营养支持
4
8
项目八疾病的营养干预
4
合计
32
课题
认识能量、蛋白质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能量单位和能量系数及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模式及限制氨基酸的相关内容
(2)熟悉能量的消耗途径及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3)熟悉人体一日能量的需要量
(4)掌握能量、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5)掌握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本项目所学知识,计算不同个体或群体每日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2)能运用本项目所学知识,为患者和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膳食指导
素质目标:
(1)能认识到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树立合理膳食的意识
(2)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自觉地为周围人提供膳食指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量单位和能量系数、能量的食物来源、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模式及限制氨基酸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能量的消耗途径、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新课预热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及作业要求等
【学生】聆听、记录
任务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任务导入”的情景图片,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张女士这样的膳食安排合理吗?
2.如何才能缓解张女士现在的症状?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内容
项目导读
【教师】导入本专题,介绍项目导读
“民以食为天”,人们从各式各样的食物中获取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发挥着不同的营养作用,任何一种营养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关注患者和社区居民的饮食,对其每日能量与营养素的摄入量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安排,对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其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聆听、记录
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任务一认识能量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人类如何获取能量?能量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食物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是主要的产能营养素,因此人类通过从外界环境摄取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以获得能量。营养素在体内经过氧化释放的能量,一方面可以维持人体的代谢、呼吸、循环等各种生命活动,另一方面可以转化成热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一、能量的基础知识
(一)能量单位
【课堂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完成答题:
国际上通用的能量单位和营养学上使用的能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它们直接如何换算?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国际上通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千焦耳(kJ),而营养学上习惯使用的能量单位是卡(cal)和千卡(kcal)。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下:
1J=0.239cal1kJ=1000J=0.239kcal1MJ=1000kJ
1cal=4.184J1kcal=1000cal=4.184kJ
(二)能量系数
【课堂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完成答题:
什么是营养素的能量系数?三大产能营养素的能量系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聆听、思考、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称为该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三大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能量系数分别为16.81kJ(4kcal)、16.74kJ(4kcal)、37.56kJ(9kcal)。
【小贴士】食物中的营养素在人体内不是100%被消化吸收的,不能分解利用的部分会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分别为98%、95%、92%。计算营养素的能量系数时,已根据实际消化吸收情况进行换算。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人体能量的消耗途径有哪些?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