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北中兴冀能实业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财政赤字是指(),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政府的收支情况。
A.财政略有结余
B.财政收支相抵
C.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而形成的差额
D.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
【答案】:D
【解析】财政赤字是用于衡量一国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的重要概念。财政略有结余描述的是财政收入略多于财政支出的状态,并非财政赤字。财政收支相抵意味着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在数量上达到平衡,不存在赤字情况。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形成的差额是财政盈余,与财政赤字定义相反。而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就是财政赤字,它反映出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超出了收入,体现了政府财政收支的不平衡状态,所以正确答案是描述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形成差额的表述。
2、请示和报告都属于上行文,在现实中经常被混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受文机关有义务对发文机关的请示事项予以答复,受文机关对报告可不做回复
B.请示的制发时间可在所请示事项发生之前,也可以先斩后奏
C.请示的重点在于“示”,报告的重点在于“告”
D.报告的制发时间一般在于报告事项发生之后
【答案】:B
【解析】在公文处理中,请示应当事前行文,必须在所请示事项发生之前制发,不允许先斩后奏,因为请示是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若已自行处理后再请示就失去了请示的意义。而受文机关有义务对发文机关的请示事项予以答复,因为请示需要上级作出指示或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等,受文机关对报告可不做回复。请示重点在于“示”,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重点在于“告”,即告知情况。报告的制发时间一般是在报告事项发生之后,用于向上级汇报已发生的情况。所以不正确的说法是制发时间可在所请示事项发生之前,也可以先斩后奏。
3、()世称“河东先生”。
A.柳永
B.韩愈
C.白居易
D.柳宗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人物的别称。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他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风格委婉含蓄,并未被世称为“河东先生”。韩愈是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并不是“河东先生”。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也不被称为“河东先生”。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由于他是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世称“河东先生”。所以世称“河东先生”的是柳宗元。
4、在国际外汇交易的间接标价法下,当外币升值时,本币即期汇率()。
A.升水
B.贴水
C.升值
D.贬值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间接标价法的相关概念,分析外币升值时本币即期汇率的变化情况。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上升表示本币升值,外币贬值;汇率数值下降表示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当外币升值时,意味着用相同数量的本币能够兑换到的外币数量减少,也就是本币相对于外币的价值降低了,即本币贬值。升水是指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通常用于外汇远期交易中,与本题所问的外币升值时本币即期汇率的变化无关;贴水是指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同样用于外汇远期交易,不符合本题情境;本币升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升值则本币即期汇率贬值。
5、尘:伐()
A.信:嵩
B.眉:鸟
C.明:清
D.让:休
【答案】:A
【解析】尘和伐都是会意字,信和嵩也都是会意字,所以该题答案就是这一组。
6、2021年2月发布的《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指出,中国在国家计算力指数中排名第()。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B
【解析】2021年2月发布的《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在国家计算力指数中排名第二。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排名第二的表述。
7、“吾日三省吾身”的含义是()。
A.做事三思而后行
B.人要经常反省自己
C.人要不断进步
D.我一天到了三个省
【答案】:B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对“吾日三省吾身”含义的准确理解。“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原句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体现的是一个人要经常对自己的行为、思想等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做事三思而后行”强调的是在做事情之前要经过反复思考,谨慎行事,与“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自我反省含义不同。“人要不断进步”是一种宽泛的发展要求,没有直接体现出“反省”这一核心行为,与“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意思不相符。“我一天到了三个省”是对“三省”进行了字面的错误理解,完全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