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模拟考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叙述中,违背《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精神的是()。
A、实验动物繁育室和动物实验室应设在同一区域,按同样的要求进行管理
B、对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应当按照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标准进行管理
C、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应采用国内或国外公认的品种、品系
D、应用实验动物应当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用相应的合格实验动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实验动物繁育室和动物实验室应分开设置,且有不同的管理要求,选项A违背了该条例精神。选项B对不同等级实验动物按相应微生物控制标准管理,符合条例要求;选项C实验动物保种、饲育采用公认品种、品系是合理的;选项D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相应合格实验动物也是正确的做法。
2.()是继人之后第二个开始并完成基因组测序工程的哺乳类动物。
A、大鼠
B、猴
C、犬
D、小鼠
正确答案:D
3.中国地鼠有()对乳腺。
A、5
B、4
C、3
D、6
正确答案:B
4.实验动物饲料中的脂肪可分成两大类。其中由脂肪酸与甘油结合而成的是()。
A、混脂肪
B、次脂肪
C、真脂肪
D、类脂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脂肪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真脂肪是由脂肪酸与甘油结合而成。类脂肪是指除真脂肪以外的其他含脂肪的物质,如磷脂、糖脂、胆固醇等。
5.猕猴的哺乳期为()个月以上。
A、2
B、3
C、4
D、6
正确答案:D
6.初生小鼠为()。
A、黄色
B、红色
C、粉红色
D、白色
正确答案:B
7.低压蒸汽加甲醛灭菌法70-80℃需要保持()。
A、30min
B、15min
C、2h
D、5h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低压蒸汽加甲醛灭菌法在70-80℃需要保持2h。甲醛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该温度范围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及其芽孢等,一般规定是2h。
8.长期毒性试验啮齿类动物常用()。
A、小鼠
B、豚鼠
C、中国地鼠
D、大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长期毒性试验啮齿类动物常用大鼠,大鼠体型大小适中,繁殖周期相对较短,成本相对较低,且对药物反应较为敏感,是长期毒性试验常用的啮齿类动物。小鼠体型较小,操作相对不便;豚鼠、中国地鼠一般较少用于长期毒性试验。
9.豚鼠的寿命一般为()年。
A、8
B、6
C、2
D、4
正确答案:B
10.大鼠的正常体温为()℃。
A、38.5
B、39.5
C、37.5
D、36.5
正确答案:C
11.动物实验适宜的环境湿度为()。
A、40%-70%
B、小于40%
C、70%-80%
D、30%-4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动物实验适宜的环境湿度一般为40%-70%,所以答案选A,大于40%-70%能满足动物实验对环境湿度的要求,有利于动物的健康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12.一般来说,淡水中生活的动物尿液是()。
A、高渗
B、等渗
C、低渗
D、测不出渗透压
正确答案:C
13.通过杂交-互交或回交等方式将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由此形成的一个新的近交系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不同,称为()。
A、同源导入近交系
B、转基因动物
C、同源突变系
D、重组近交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同源导入近交系是通过杂交-互交或回交等方式将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形成的新近交系与原近交系仅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基因不同。重组近交系是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经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同源突变系是近交系中某个基因发生突变而分离出来的近交系。转基因动物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获得的动物。
14.大鼠()天开始长牙。
A、20
B、5
C、15
D、8-10
正确答案:D
15.不适宜染色标记法的染液是()。
A、0.5%的中性品红溶液
B、3%-5%苦味酸溶液
C、2%的硝酸银溶液
D、墨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墨汁不是适宜染色标记法的染液,它主要用于负染色等特定技术,并非用于常规的染色标记。苦味酸溶液、硝酸银溶液、中性品红溶液都可用于一些组织或细胞的染色标记。
16.仙台病毒感染后遗留的组织学改变易与()相混淆;对实验性化学致癌作用具有较强的影响,能抑制诱发肺癌()
A、肝炎
B、浸润性肺癌
C、肺炎
D、中毒性肠炎
正确答案:B
17.地鼠为()。
A、季节性单发情动物
B、全年单发情动物
C、全年多发情动物
D、季节性多发情动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地鼠属于全年多发情动物,即在一年中可以多次发情。其发情周期短,繁殖能力较强,能够在不同时期进行交配繁殖。
18.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