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在霍乱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侵袭力
B、霍乱毒素
C、内毒素
D、神经毒素
E、CAMP
正确答案:B
2.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吞入细菌数量
B、肠毒素
C、神经毒素
D、侵袭力和内毒素
E、外毒素
正确答案:D
3.伤寒不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中毒性心肌炎
C、中毒性脑炎
D、中毒性肝炎
E、肠穿孔
正确答案:C
4.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错误的是
A、易出现早期休克
B、浅表淋巴结肿大
C、急起发热,多为稽留热型
D、少数患者有腹泻
E、全身肌肉酸痈
正确答案:A
5.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广泛性肝细胞水肿及嗜酸性变性
B、肝细胞呈碎屑叶坏死及肝小叶被纤维组织分割
C、肝组织广泛坏死及淤胆,未见再生
D、肝小叶呈广泛的坏死及形成再生结节
E、肝细胞呈点状或小灶性坏死
正确答案:E
6.钩体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
A、普通培养基
B、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
C、含兔血清培养基
D、含胆汁培养基
E、含羊血清的培养基
正确答案:C
7.高危人群出现下列情况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应考虑艾滋病的可能,下列哪项描述有误
A、体重下降10%以上
B、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
C、间歌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
D、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E、反复出现带状疤疹或慢性播散性单纯疱疹
正确答案:D
8.对出血热来说,下列错误的是
A、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B、野生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C、青壮年男性发病较高
D、高血容量多发生于少尿期
E、出血热的发病原理和基本病变是DIC
正确答案:E
9.被带有HBsAg阳性血污染的针头刺破手指时,最重要的措施为
A、过氧乙酸泡手
B、局部擦碘酒消毒
C、肌肉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D、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E、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
正确答案:D
10.患儿,5岁,于夏季高热8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体温40°C.,血压46/18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腱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周围血象WBC18x109/L,N0.86,L0.14.粪便镜检:WBC2~8/HP。应首选考虑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中毒性菌痢
C、肠伤寒
D、脑型疟疾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正确答案:B
11.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中长程稽留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H”、0均升高
B、午后低热,肝牌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阳性
C、长程弛张热肝脾不大,周围血象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升高,肥达反应“H”升高
D、长程问歌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
E、长程间歌寒战、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正常,重度贫血,肥达反应阴性
正确答案:A
12.服用伯氨喹的目的是
A、杀灭蚊体内配子体,防止疟疾传播
B、杀灭迟发型子孢子,防止复发
C、杀灭裂殖体,控制临床症状
D、杀灭速发型子孢子,病因预防
E、杀灭人体内配子体,防止疟疾传播
正确答案:E
13.关于钩体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每次流行时,单纯型最多见
B、各型患者均可出现胃损害
C、肺大出血是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D、部分患者可死于急性胃衰竭
E、脑膜脑炎型患者的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正确答案:E
14.流行性乙型脑炎时,不会产生哪项病变
A、脑脊液形成脓液
B、神经细胞坏死
C、脑内胶质细胞增生
D、脑膜充血水肿
E、脑软化灶形成
正确答案:A
15.引起疟疾临床发作的是
A、速发型子孢子
B、迟发型子孢子
C、蠹台子
D、配子体
E、裂殖子
正确答案:E
16.乙脑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褥疮
B、败血症
C、尿路感染
D、支气管肺炎
E、肺不张
正确答案:D
17.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
A、生化检查
B、体征的发现
C、病理检查
D、咽拭子或血液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E、特异性免疫检查
正确答案:E
18.病原菌从机体某-部位侵入血流,在血流中作短暂停留后进入靶器官,此时患者无明显毒血症症状,称
A、菌血症
B、ARDS
C、毒血症
D、SIRS
E、脓毒血症
正确答案:A
19.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最常见的感染结局是
A、潜伏性感染
B、清除病原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隐性感染
正确答案:E
20.镜下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轻,星形细胞增生活跃,小叶及汇管区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汇管区可有少量结缔组织增生。首先应考虑为
A、肝炎后肝硬化早期
B、慢性肝炎重度
C、慢性肝炎轻度
D、亚急症肝炎型肝炎
E、急性轻型病毒性肝炎
正确答案:C
21.患者,男,38岁,伐木工人。因发热、腰痛5天,无尿2天,以“肾综合征出血热收住入院,入院后经过利尿、对症等处理未见好转,并出现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