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模考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患者,女,34岁。发热1周,以午后为高,体温38.5°C左右,上午在37.5%C左右,伴食欲不佳、腹胀、恶心。外周血白细胞偏低。按“上呼吸道感染”处理,但未见疗效,疑似伤寒。以下化验,最简便而阳性率最高的是
A、血培养.
B、尿培养
C、大便培养
D、骨髓培养
E、肥达氏反应
正确答案:A
2.伤寒患者用大量氨苄青霉素治疗,已进入恢复期1周,今发现体温为37.6°C,最大的可能是
A、重复感染
B、二重感染
C、潜伏性感染
D、复发
E、再燃
正确答案:D
3.下面哪一项不是诊断为慢性肝炎的依据
A、病程超过半年
B、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
C、脾大
D、幼、食欲缺乏、恶心
E、A/G比值异常
正确答案:D
4.下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均可表示HBV复制,但必须除外
A、HBV-DNA
B、HBV-RNA.
C、HBVccDNA
D、HBsAg
E、HBeAg
正确答案:D
5.HIV的跨膜糖蛋白指的是
A、P66
B、P32
C、gp120
D、gp41
E、P10
正确答案:D
6.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综合措施如下,其中最重点的是
A、流行季节大面积的对易感人群投药
B、开展以三管-灭为主卫生运动
C、隔离及治疗患者
D、发现和处理带菌者
E、提高人群的抗病能力
正确答案:B
7.目前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为
A、氢霉素
B、喹诺酮类
C、头孢菌素类
D、庆大霉素
E、氨苄西林
正确答案:B
8.伤寒第1次菌血症期属于
A、恢复期
B、初期
C、极期
D、缓解期
E、潜伏期
正确答案:E
9.患儿,女,10岁。持续发热12日,体温38~39°C,每日腹泻3~5次,稀便,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血分析:WBC5.1x109/L,N55%,L45%。肥达反应:“1:80,O”1:160。肝功能ALT80U/L。尿分析:尿胆原(+),胆红素(-)。抗-HBs(+)。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疟疾
D、钩体病
E、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正确答案:B
10.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A、中和抗体
B、特异性IgM抗体
C、Vi抗体
D、血凝抑制抗体
E、补体结合抗体
正确答案:B
11.早期霍乱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低鉀综台征
B、急性肺水肿
C、急性肾衰竭
D、周围循环衰竭
E、继发感染
正确答案:D
12.关于伤寒的流行病学,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患者与带萄者均是传染源
B、散发病例多因进食污染食物引起
C、水源污染是重要传播途径,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D、病后免疫力持久,少有第2次发病者
E、本病终年可见,夏.秋季多
正确答案:B
13.持续发热2周伴食欲差,脚大,肥达反应为H1:320,“01:320,0X1g1:80,可能是
A、骨髓炎
B、斑疹伤寒.
C、支持临床诊断伤寒
D、伤寒带菌者
E、确诊伤寒患者
正确答案:C
14.急起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及发绀、喝尿少,该病例属
A、中毒型休克型
B、慢性隐匿型
C、中毒型脑型
D、慢性急性发作型
E、急性普通型
正确答案:A
15.患者,男,38岁,伐木工人。因发热、腰痛5天,无尿2天,以“肾综合征出血热收住入院,入院后经过利尿、对症等处理未见好转,并出现烦躁不安,眼睑水肿,脸潮红,脉洪大.体表静脉充盈.血压180/96mmHg,心率120次/min,律齐.应考虑
A、高血压脑病
B、高钠血症、高钾血症
C、肺部感染
D、尿毒症
E、高血容量综合征
正确答案:E
16.解除伤寒患者隔商,应采取的培养方式为
A、血培养
B、胆汁培养
C、骨髓培养
D、粪便培养
E、尿培养
正确答案:D
17.关于霍乱,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霍乱被列为甲类传染病
B、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
C、霍乱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D、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
E、霍乱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正确答案:C
18.患儿,女,5岁。骤起发热6小时伴寒颤、头痛、呕吐,病后4小时抽搐一次来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9.6C,血压9.3/8kPa(70/60mmHg),意识朦胧,颈无抗力,心肺阴性,腹软,肝脾未及,肠鸣音活跃,四肢冷。WBC15.0*109/L,中性粒细胞0.82。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
B、乙型脑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E、脑型疟疾
正确答案:D
19.菌痢的粪便特点是
A、黄色或米泔水样
B、血液与粪质混匀
C、粪质较多
D、果酱样
E、黏液脓血样
正确答案:E
20.下列哪项不是伤寒所常见
A、肥达反应阳性
B、持续高热
C、相对缓脉
D、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
E、皮肤淤点淤斑
正确答案: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