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流脑细菌学检查方法中,阳性率最高的是
A、血培养
B、脑脊液培养
C、脑背液沉渣涂片革兰染色
D、皮肤淤点涂片革兰染色
E、周围血白细胞革兰染色
正确答案:E
2.下列哪项不是伤寒所常见
A、肥达反应阳性
B、相对缓肪
C、皮肤淤点、淤琐
D、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
E、持续高热
正确答案:C
3.关于隐性感染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
A、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
B、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
C、少数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D、无法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E、大多数获得不同程度的主动免疫
正确答案:D
4.某班学生7月28日到农村收割水稻,8月4日至8月8日连续有7名学生发病,均有畏寒、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小腿痛,重者不能行走,结膜充血,2人轻咳,痰中带血丝,3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查体:WBC(7~13)×10°/L,尿蛋白微量+。最可能的诊断是
A、钩体病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流行性感冒
D、恙虫病
E、支气管肺炎
正确答案:A
5.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土壤传播
B、经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C、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D、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E、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正确答案:B
6.黏液脓血便常见于以下哪种疾病
A、病毒性腹泻
B、细苗性痢疾
C、肠阿米巴病
D、伤寒
E、霍乱
正确答案:B
7.流行性腮腺炎
A、EB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普氏立克次体
D、β溶血性链球菌
E、登革热病毒
正确答案:B
8.已用氯毒素而未能确诊的疑似伤寒患考应采取的培养方式为
A、尿培养
B、血培养
C、胆汁培养
D、粪便培养
E、骨髓培养
正确答案:E
9.患者,女,18岁,学生。突然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10次以上,排黏液脓血便。查体:体温39.6℃,心率96次/min,无皮疹,肝脾肋下无扪及,腹软,左下腹压痛,肠呜音亢进。周围血象:RBC4.4×1012/L,WBC12.5×10/L,N0.80,L0.17,M0.02,E0.01。发病前1天曾在小食店进餐。对本例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
A、血液培养细菌
B、大便培养致病菌
C、大便培养霍乱弧菌
D、粪便镜检寄生虫卵
E、粪便镜检阿米巴滋养体与包赛
正确答案:B
10.对流脑和乙脑,具有最重要临床鉴别意义的是
A、发病季节
B、颅内压增高程度
C、病理反射阳性
D、皮肤淤点、淤斑
E、意识障碍的出现程度
正确答案:D
11.防止疟疾复发和传播,最有效的药物是
A、氯喹
B、盐酸喹啉
C、乙胺嘧啶
D、米帕林
E、伯氨喹
正确答案:E
12.下列哪项不是HIV主要传播途径
A、静脉内吸毒
B、同性性行为
C、共餐共宿
D、母要传播
E、异性不洁性行为
正确答案:C
13.某地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后3个月,一患者突然出现偏瘫,失语,短暂发作多次,脑脊液钩体补体结合试验阳性。此种情况诊断为
A、脑膜炎
B、后发热
C、闭塞性脑动脉炎
D、反应性脑膜炎
E、后遗症
正确答案:C
14.疑有肝性脑病的患者,应采取下列哪种饮食护理
A、低盐半流食
B、低蛋白饮食
C、低脂饮食
D、普食
E、禁食
正确答案:B
15.患者,男,30岁,渔民。持续发热20天,伴有畏寒,腹痛腹泻,T39.3℃,P82次/min,心肺(-),腹部平软,肝肋下1cm,脾肋下未触及。白细胞16×10?,红细胞4.6×1012/L,血小板119×10°/L,中性粒细胞0.45,淋巴细胞0.2,嗜酸性粒细胞O.35。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A、粪培养
B、腹部超声波检查
C、肥大反应
D、粪便浓缩毛坳解化实验
E、PPD皮试
正确答案:D
16.患者间日寒战、高热、大汗发作7天,脾在肋下1.5cm,质硬,血中查到间日疟原虫,患者10个月前曾有类似症状未经治疗,10天后自行缓解。应考虑
A、再燃
B、复发
C、新发疟疾患者
D、输血疟疾
E、疟原虫携带者
正确答案:B
17.患者,男,20岁。持续发热7天,伴头痛、厌食、便秘。查体:右下腹有压痛,肝脾可触及。WBC6.0×10°/L(分类中性粒细胞57%,淋巴细胞43%),太便发现蛔虫和钩虫卵,发病前2周右手背曾长一小疖疮合并化脓,1周后治愈。下列检查最有助于确诊的是
A、血涂片查疟原虫
B、血清肥达氏反应
C、超声波检查
D、物体病补体结合试验
E、血液培养
正确答案:E
18.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病原理是
A、感染病毒的毒力强
B、机体免疫麻痹
C、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
D、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E、感染病毒的数量多
正确答案:D
19.患儿,男,8岁。于8月18日随母亲初次去海南探亲,9月1日突然畏寒、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继而谵妄,昏迷,伴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