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存教授教育学专题研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4
01
朱家存教授学术背景与贡献
02
教师教育研究专题
03
教育政策研究成果
05
学术活动与思想传播
04
研究生学术指导方法论
01
朱家存教授学术背景与贡献
二级教授
在教育学科领域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影响力。
博士生导师
指导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教育学研究生,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学科负责人
在教育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学科方向和发展战略。
个人学术简介
教育政策
探讨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和规划,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教育发展战略
教育基本理论
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创新,为教育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深入研究国家教育政策,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主要研究领域
学术影响力
H指数15
在教育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H指数达到15。
被引820次
其学术成果被广泛引用,被引次数高达820次,证明了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力。
58篇成果
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为教育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教师教育研究专题
教师关键能力培养(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能力界定)
教学设计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课堂教学能力
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教育评价能力
能对学生的学业、品德、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科研能力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探索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01
02
03
04
追求精益求精、专注敬业、创新创造等精神品质。
教师教育需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师资培训等方式,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师教育的全过程。
对实践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方案。
教师教育改革路径(工匠精神嵌入与实践)
工匠精神内涵
教育改革需求
实践路径探索
成效评估与反思
乡村教师现状分析
了解乡村教师的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发展体系构建
针对乡村教师的实际情况,构建包括培训、交流、激励等方面的发展体系。
安徽实践案例
介绍安徽省在乡村教师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如定向培养、在职培训、职称评定等。
推广与借鉴
总结安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乡村教师发展体系(安徽实践案例研究)
编制管理现状
分析当前教师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如编制不足、资源浪费等。
动态管理意义
阐述实行县域动态管理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意义。
创新举措探索
提出县域动态管理的具体举措,如建立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编制管理等。
实施效果评估
对县域动态管理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编制管理创新(县域动态管理研究)
03
教育政策研究成果
教育现代化转型
探讨如何适应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提高教育质量与国际竞争力。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机遇挑战
01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研究如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与公平性。
02
教育体制创新
分析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提出创新性的改革方案。
03
人才培养与就业
研究教育如何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缓解就业压力。
04
A
B
C
D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探讨如何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共享。
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研究
城乡教育质量差异
研究如何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城乡教育发展模式
分析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同模式,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城乡教育政策落实
探讨城乡教育政策的执行与落实情况,确保政策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研究如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公平与效率。
分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与路径,提出针对性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
分析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探讨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义务教育质量保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分析
教师流动机制
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
教师无校籍管理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
研究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探讨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改革,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
总结教师无校籍管理的实践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教师无校籍管理模式探索
04
研究生学术指导方法论
教育学论文选题原则(国家需求导向)
选题应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选题应紧扣国家教育政策,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求,避免盲目跟风或脱离实际。
选题应具有创新性
在选题时要敢于创新,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或视角,避免重复研究或简单复制已有成果。
选题应具有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