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铁路机械学校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教师章节编号模块4教案序号19
课题
单元1发电、输电与配电
课堂类型
讲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
课
目
标
知识目标
了解发电、输电和配电过程,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组成。
能力目标
树立节约用电意识
德育目标
培养良好的安全作业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志为民族产业发展做贡献。
难点重点
难点:配电及方式
重点:新能源供电方式
教学方法
举例法: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总结供电方式的变化。
教学组织
用投映方式展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课程回顾10分讲授新课60分
强化记忆10分
总结、复习、布置作业10分
板书设计
单元1发电、输电与配电
一、发电
二、配电
三、变、配电
课后作业
自测与考工模拟P75
课后小结
教学检查:(签章)年月日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各种供电方式
新课内容
单元1发电、输电与配电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一、发电
1.火力发电
优势:燃料容易获取,热机效率高,调峰较易实现,建设成本低,容易与冶金、化工、水泥等高能耗工业形成共生产业链。
弊端:烟气污染:煤炭直接燃烧排放的SO2、NOx等酸性气体不断增长,使我国很多地区酸雨量增加。全国每年产生140万吨SO2。粉尘污染:对电站附近环境造成粉煤灰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及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全国每年产生1500万吨烟尘。资源消耗:发电的汽轮机通常选用水作为冷却介质,一座10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每日的耗水量约为十万吨。全国每年消耗5000万吨标准。
2.核能发电
优势:基本不受自然资源产地限制,运行成本低,无温室气体排放。
劣势:链式反应必须能由人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变能不仅不能用于发电,还会酿成灾害。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必须设法避免它们对核电站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伤害。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里,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新课内容
3.水力发电
优势:几乎完全无污染,运营成本低,便于调峰,可再生,有航运、水利等边际效益。
弊端:水力发电要淹没大量土地,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大型水库一旦塌崩,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一个国家的水力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且还要受季节的影响。
4.风力发电
优势:无环境污染,运行成本低,可再生。
弊端:噪声,视觉污染。占用大片土地及林地,对植被破坏大。不稳定,不可控。成本仍然很高。
5.太阳能光伏发电
优势:运行无污染,可再生,设备小型化,适合非集中供电。
二、输电
发电厂发出的电,要经过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压后,通过高压输电的方式输送到很远的用电区以供使用。如图所示。采用高压输电,可在输送功率一定时,大大减少输电线路上的电功率损耗和节省输电导线所用材料。
根据输送电能距离的远近,采用不同的高电压。从我国现在的电力情况来看,送电距离在200km~300km时采用220kV的电压输电;在100km左右时采用110kV;50km左右采用35kV;在15km~20km时采用10kV,有的则用6600V。输电电压在330kV、500kV、750kV的线路,称为超高压输电线路,交流1000kV以上的线路,称为特高压输电线路。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新课内容
三.变、配电
高压输电过程中,要经历多个高压变电所(一般为一升四降)不断地变电,最后进入用电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到工厂,工厂车间为主要配电的对象之一。只装有小容量电动机的车间系由地方变电所或本厂变电所直接配给380/220V的低压电。装有100kW以上的大容量电动机的车间则需先用高压配电,然后再由车间变电所降为所需的电压,供给各负载设备使用。在车间中,通常采用分别配电的方式,把各个动力配电线路以及照明的配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