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资产负债实验报告 .pdf
文件大小:82.79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1.03千字
文档摘要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方法。

2.掌握资产负债表各项数据的计算方法。

3.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会计素养。

二、实验内容

1.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2.资产负债表各项数据的计算方法

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步骤

三、实验方法

1.教师讲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独立完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3.教师点评,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过程

1.教师讲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会计报表。它

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流动性分为三个部分,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

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等;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编制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实验前,教师提供实验

所需数据,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原始数据。

3.教师点评,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总结实验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资产负债

表的编制。

2.实验分析

(1)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资产负债表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2)注意资产负债表中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核对各项数据,确保准确性。

(2)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如何获取?

2)如何处理资产负债表中的坏账准备?

3)如何计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进行了详细解答。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方法,提高了会计素养。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了实验目的。在今后的学

习中,学生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会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