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保守管理的研究进展 2025.pdf
文件大小:1.64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5
总字数:约1.92万字
文档摘要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保守管理的研究进展2025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是一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诊断,传统上通

常采用切除性治疗,以降低其进为子宫颈癌的风险。然而,近年的研究

显示,CINII存在高消退率(50%~60%),这意味着如果对所有CINII

患者都采取手术干预必然存在治疗过度,且增加治疗相关的生殖损害风险。

为了从CINII高消退率中获益,许多国家已将保守管理作为CINII管理

策略的选项。但对阴道镜医师的挑战在千:CINII的准确诊断受到来自病

理判读和阴道镜点活检可变性的影响;特定地将其纳入保守管理的标准,

以何种频率和截点来确认CINII消退、持续或何时为疾病进展,以及推

荐治疗等,仍然存在争议。事实上,各国制定的CINII保守管理策略仍

缺乏共识。为此,未来研究将聚焦建立用千分层管理CINII的评分系统

和探索对CINII预后影响的生物标志物,这有助千对潜在及进展至CIN

川及以上病变(CIN田+)高风险的阴道镜活检诊断的CINII患者进行

靶向治疗,而对进展低风险者进行保守管理。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可能

导致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

发生。1969年,沁chartc1]按照异常细胞从基底膜到表面上皮比例的

不同,将CIN分为CINI、II和田3个病理等级。基千CIN持续和进

为子宫颈癌的风险增加与病理等级呈正相关,2014年WHO女性生殖器

官肿瘤分类中,将CINII和CIN旧作为个实体进行分级,即高级别鳞

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HSL

I)。

并确定其为预防子宫颈癌的最高敏感性标志,2020年WHO

女性生殖器

官肿瘤分类[2J沿用了该概念。普遍的共识是,组织病理学确诊的HSIL

患者应接受切除性治疗以排除浸润癌并治疗癌前病变,此举可有效降低子

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此,CINII被认为是接受治疗的阀值。

Ostorc3]突出了CIN消退的理念,即CIN病变是动态的,所有CIN

可能消退。生物学上CINII是一种介千CINI和CIN田之间的“混合

”。可以明确的是,并非所有CINII都经历了癌前病变所需的分子变

化[4l,50%~60%的CINII会在2年内自然消退[5J。如果对所有

CINII患者都进行手术治疗,无疑是过度的,且增加了切除性治疗后相关

早产和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将CINII和CIN

顶作为单一实体管理,忽略了两者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会阻碍对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