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属于有限空间的是()
A.室外广场
B.地下管道
C.露天操场
D.高楼天台
答案:B。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地下管道符合有限空间的特征,而室外广场、露天操场、高楼天台都不属于封闭或部分封闭且有特定危险特征的空间。
2.有限空间作业氧气含量的正常范围是()
A.15%-18%
B.19.5%-23.5%
C.20%-25%
D.22%-26%
答案:B。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氧气含量在19.5%-23.5%之间是正常范围,低于19.5%会导致缺氧,高于23.5%则可能存在富氧风险。
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编制施工方案。
A.风险评估
B.安全检查
C.设备调试
D.人员培训
答案:A。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进行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分析出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如有毒气体、缺氧、易燃易爆物质等,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并编制施工方案。安全检查、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虽然也是有限空间作业中的重要步骤,但不是在作业前首要进行的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工作。
4.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A.自然
B.强制
C.循环
D.间断
答案:B。由于有限空间自然通风不良,仅靠自然通风难以保证空气的有效流通和有害气体的排出,所以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如使用通风设备向有限空间内输送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循环通风和间断通风都不是有限空间作业通风的主要方式,且可能无法满足通风要求。
5.以下哪种气体在有限空间中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答案:C。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它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组织缺氧,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体,本身无毒;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中毒,但在高浓度时可能会造成缺氧;二氧化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高浓度时会使人窒息,但不属于中毒性气体。
6.有限空间作业中断超过(),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答案:A。有限空间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后,有限空间内的气体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有毒有害气体积聚、氧气含量降低等。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7.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
A.防护手套
B.安全鞋
C.通讯设备
D.护目镜
答案:C。通讯设备在有限空间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作业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通讯设备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获得救援。防护手套、安全鞋和护目镜主要是用于保护作业人员的手部、脚部和眼睛,防止受到物理伤害,但不能用于通讯。
8.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
A.安全警示标志
B.交通标志
C.宣传标语
D.导向标志
答案:A。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可以提醒无关人员注意有限空间内存在的危险,防止其误入,保障作业现场的安全。交通标志主要用于道路上引导交通;宣传标语通常是用于宣传某种理念或活动;导向标志主要是引导人员前往特定的地点,它们都不适合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起到警示危险的作用。
9.以下关于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救援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B.可以盲目进入有限空间救援
C.应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
D.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答案:B。在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中,盲目进入有限空间救援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危险因素,救援人员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就盲目进入,可能会导致自身也陷入危险,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事故。救援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救援方法和技能;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如空气呼吸器、安全带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10.对有限空间内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应先()
A.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B.切断电源
C.更换设备零件
D.进行调试
答案:B。在对有限空间内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应先切断电源。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更换设备零件和进行调试都应该在切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