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pdf
文件大小:2.82 M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1.83万字
文档摘要

课程思政科学咨询第3期(总第825期)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刘君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已经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本文对

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和融入方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五载体-二引擎-三融入”的高职数学

特色课程思政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学生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评估了课程思政实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思政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而应以高等数学的知识点为着力点,充分挖掘其中的

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隐性思政元素,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

[1][4]

同效应。”作为高职工科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高合。自2018年以来,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文献迅速增

等数学面向广泛的学生群体,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加,但高职高等数学在思政元素的挖掘、融入方式、评

[2]

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价机制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索。在

程中,我们始终将课程思政贯穿其中,结合科学精神、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受限于专业思维,倾向

价值引领、文化自信、数学文化、建模创新这五大载于采用灌输式教学或仅简单介绍数学家事迹,未能充

体,深入挖掘高等数学中的唯物辩证观、家国情怀、工分挖掘数学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更好地

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未能构建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创新模式。

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二)主体意识不足,课程思政执行力有待提升

文化自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等优秀品质,对于推动实一方面,由于缺乏与课程思政相匹配的评价和管

现“课课思政、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理制度,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规划在完整性和科学性

一、高等数学的课程思政现状方面显得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主体

自2018年以来,CNKI上关于课程思政类文献的数意识较为薄弱,导致课程思政的实施既缺乏顶层设计

量显著增加,其中2021年总量达到了1.5万篇,2022年增又缺乏底层支撑。当前,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正逐步

至1.7万篇,而2023年仅1~5月就有5026篇。然而,在这向复合型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行业发展的新

些文献中,专门针对数学学科课程思政的研究总量仅需求。为此,教师应积极调动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将立

有1034篇。部分学者对统计学、离散数学、数学建模德树人理念融入教学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在思政教

等数学课程的思政改革路径进行了探讨,但专注于高育方面的主体意识和执行能力。

等数学课程思政研究的仅占1.53%。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二、“五载体-二引擎-三融入”课程思政建

中在本科层次的数学课程思政上,关于高职高等数学设路径

[3]

课程思政模式或体系的全面研究还相对较少。“五载体-二引擎-三融入”模式,即以科学精神、

(一)元素挖掘不足,课程思政模式缺乏创新性价值引领、文化自信、数学文化、建模创新作为五个载

高等数学的课程思政不应生硬地引入教学课堂,体,通过元素挖掘和创新教学这两个引擎,实现思政

教育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的三重融合。这

基金项目:1.粤高职公共课程教指委2022年省高等

一模式旨在构建完善的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