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1-2022学年辽宁省阜新二高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文件大小:61.5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1.3万字
文档摘要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阜新二高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气势磅礴、博大精深,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蕴含其中。

C.余光中先生对作品精益求精是出了名的,从学于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在创作和学术上,他简直严谨到了执拗的地步。

D.在我的印象中,小城这条街人气特旺,平时总像赶庙会似的热闹非凡,即使雨雪天气也人来人往,不绝如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A项,“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语境中用来陈述“优秀传统文化”,使用恰当。

B项,“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语境中用来陈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用恰当。

C项,“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语境中指余光中先生对创作的态度,使用恰当。

D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语境中用来形容街道人多,使用不当。

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热”持续升温,截至到目前,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B.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中国科技论文2.42万篇,论文总数仅次于美国。

C.已经87岁高龄的袁隆平仍然带领他的团队不断开拓水稻研究的新领域,给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D.通过超前教学“提前教、超纲教”等手段,使学生的成绩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却违背了教育规律,也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赘余,“截至”的“至”就是“到”的意思,与“到”重复,删掉“到”。

B.结构混乱,“根据数据显示”句式杂糅,删掉“根据”或者“显示”。

D.成分残缺,“通过……使……”缺主语,删掉“通过”或“使”。

故选C。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一个作家是否具有影响力,归根到底,从来不取决于一种单一的能力,不取决于技巧、聪慧、趣味;___________,取决于他以何种完美的状态和何种力量将自己的特点表现出来。

A.不是由他的勤奋精神决定的 B.而是取决于他天性的特质

C.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勤奋精神 D.也不取决于他天性的特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由分号可知,后面句子和前一大句为并列结构,前句为两个“不取决于”连用,结合一一对应的原则,分号后应该是连用“取决于”,则此处应为“取决于……”;再结合分号前后内容为对比转折关系,确定应该用“而是”连接;分号前两个分句间是总扩(单一能力)分说(技巧、聪慧、趣味)关系,分号后两个分句逻辑关系也该是总分或概括与具体间的关系,具体内容为“他以何种完美的状态和何种力量将自己的特点表现出来”,确定总扩内容为“天性的特质”。B项最符合。

故选B。

二、(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4.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的军队在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

D.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它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把天日都隔离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A.“沛公的军队在霸上”翻译错误,“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所以“沛公军霸上”的意思应该是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故选A。

5.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②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③越陌度阡,枉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