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演绎逻辑之旅
[摘要]研究者通过“数字藏身何处”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单条件演绎推理、关联推理以及复合推理等。
[关键词]推理意识;跨学科学习;九宫格活动
推理意识是学生在生活中对逻辑推理过程的初步感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已具备理解基本演绎推理流程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推理技巧进行思考和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现行教材在“数学广角”单元中只提供了一节关于演绎推理的基础课程,后续内容的拓展并不充分。鉴于此,为了提升学生演绎推理意识,笔者以九宫格数字填充游戏为核心活动设计了一节拓展课程——“数字藏身何处”,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演绎推理的过程,以此促进学生推理意识的发展。
一、教学过程
1.规则认识,共识构建
师:孩子们,如图1,想象一下,这个九宫格是一个梦幻城堡,每个格子都代表一个舒适的新家。现在,我们的三个小勇士——小明、小强和小红已经找到各自新家的位置。小明在上层的第二个格子,小强在中层的第一个格子,小红呢?
生(齐声答):她在下层的第三个格子!
师:没错,小红就在那里找到自己的新家。现在,让我们来帮助数字宝宝找到属于它们的新家吧。(出示课题:数字藏身何处)你们看,如图2,数字9和数字3正在寻找它们的新家位置。它们只能住在有星星标记的地方,不能靠近那些有叉叉标记的禁地哦。
生1:数字9一定会在中层的第二个格子里!
师:哦?你这么确定吗?
生1:因为那里是唯一有星星的格子,而且没有叉叉!
老师:你的眼睛真尖!那数字3呢?
生2:数字3有很多选择,除了叉叉标记的地方,它可以住在上层的第三个格子、中层的第一个格子,或者下层的第一个格子里。
师:太棒了!你的思维真是既开阔又灵活。当我们表达想法时,像生2这样来连接思路,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清晰有力。现在,请仔细思考,如果只告诉你们数字4在它所在的那一行的最前面,你们觉得数字4可能在哪里呢?
生3:我觉得数字4可能在上层的第一个格子里!
师:有这种可能性哦!那你为什么不说“一定”呢?
生4:因为九宫格有三层,所以数字4可能出现在上层的第一个格子、中层的第一个格子或下层的第一个格子里(如图3)。
学生小结: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通常需要依据给定的条件来推断未知数的位置。某些条件可以明确指出未知数的确切位置,而其他条件则只能限定未知数可能出现的区域。在后者的情况下,通过细致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我们能够识别并列举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师:非常好!你们的分析非常细致。有时候,一些信息虽然不能直接告诉我们确切的答案,但能帮助我们缩小搜索范围。最后,如果我们有两个数字5和9,它们可以选择的位置各有两个,你们能帮它们找到新家吗?
生5:如果数字5选择了上层的第二个格子,那么数字9就只能住在上层的第三个格子里。反之亦然!
师:非常棒!你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当我们面对两个选择时,只要确定了其中一个的位置,另一个也就迎刃而解了。今天的探险就到这里,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旅程中也能保持这种勇敢和智慧,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
学生小结:在数学逻辑中,若存在一组条件,规定两个不同的元素必须分别位于两个指定的位置之一,则一旦确定其中一个元素的具体位置,另一个元素的位置也将自动确定。这种逻辑关系体现了排列组合原理中的互斥性原则,即在给定的约束下,元素间的位置分配是唯一的。因此,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优先确定任一元素的位置,即可推导另一元素的位置,确保整个系统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设计意图:确立共识对于明确推理的前提条件至关重要。在此环节,教师旨在与学生建立共识:一是关于位置描述的共识,采用“上、中、下、1、2、3”等术语来指代横向序列的位置,并统一采取先行后列的方式描述数字所在格子的具体位置,这是后续有效沟通的基础;二是关于表达思考过程的共识,激励学生运用“因为”“所以”“可能”“一定”等词汇来阐述思考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提升他们思维的严密性和严谨性;三是关于基本逻辑的共识,符号“★”用于指示数字可能所在的确切位置,而“×”则用于排除数字在特定格子中的存在可能性。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有时可以直接得出结论,有时则可能得到多种潜在的答案;当两个数字可选择A或B两个位置时,一个数字的位置被确定,另一个数字的位置也随之确定。
2.演绎逻辑,体验思维之旅
(1)初试锋芒
①提出挑战,激励学生独立解题
师:在这个九宫格的游戏中,我们要巧妙地安排数字1到9,每个数字恰好占用一个格子,且不允许任何数字重复出现。同时,我们还要遵守两项特别的规则:带有“★”标记的格子是数字的理想家园,而任何带有“×”标记的格子都是数字的禁止之地,数字绝不能踏入这些被标记的区域(如图4)。
②促进对话,强化学生语言表达
师:小朋友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