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pdf
文件大小:2.45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1.03万字
文档摘要

人文科技科学咨询第3期(总第825期)

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林中林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泉州362700)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场所,应当加

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探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融合策略,以

期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并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思想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校人才培养质量。”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

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

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课程思政确要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

[3]

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和人格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

的关键。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生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要。高校应当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积极推进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

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借助课程思政的影响力来提升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将这些元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内容及教学方式有效结合。这种融合可以增强学生对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培

律,结合心理知识等内容,形成的全新教育学科。相较养出身心健康的新时代人才。

于传统教育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

积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并将此作为动力,推动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思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广泛,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

覆盖自我意识、人格培养、心理情绪等多个方面,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导。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和不为实现此目标,教师需要深度挖掘现有教育内容,探索

适,转变学生的低落情绪,帮助学生形成有益的思想观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并将其与课程思政元素相融合,

念,并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健以完成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然而,目前高校对大学生

[1]

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表明,大部分心理健康教学仅停留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在表层,教学无法深入学生内心,从而使教育效果大受

重要性影响。此外,由于教育方式的单一性,课程思政元素难

(一)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发展趋势以进一步融入课程,使得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

关于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仅限于表面,未能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

育部及相关部门有明确的内容指导。在《教育部关于印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教育工作改革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