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初级汽车修理工试题.doc
文件大小:2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09千字
文档摘要

初级汽车修理工试题

一、选择题

1.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水温是()[单选题]*

A.40-50℃

B.60-80℃

C.80-90℃

D.90-100℃

E.100-110℃

答案:C。原因: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水温一般在80-90℃,这个温度范围能保证发动机良好的工作性能、燃油经济性和较低的磨损。如果水温过低,发动机热效率低;水温过高则可能导致发动机过热损坏。

2.以下哪种工具不常用于汽车修理?()[单选题]*

A.套筒扳手

B.游标卡尺

C.喷灯

D.电烙铁

E.小提琴弓

答案:E。原因:套筒扳手用于拆卸和安装螺栓螺母,游标卡尺用于测量零件尺寸,喷灯用于加热零件以便拆卸等,电烙铁可用于焊接一些电子元件在汽车电路维修中。而小提琴弓与汽车修理毫无关系,不是汽车修理工具。

3.汽车轮胎的气压过低会导致()[单选题]*

A.轮胎磨损加剧

B.燃油经济性提高

C.车辆操控性变好

D.爆胎风险降低

E.车辆行驶速度加快

答案:A。原因:轮胎气压过低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大,会使轮胎磨损加剧。同时会增加油耗,降低车辆操控性,并且爆胎风险增加,车辆行驶速度也会因动力损耗而降低。

4.汽车制动系统中,刹车片磨损到什么程度需要更换?()[单选题]*

A.剩余厚度小于2mm

B.剩余厚度小于5mm

C.剩余厚度小于8mm

D.剩余厚度小于10mm

E.剩余厚度小于12mm

答案:A。原因:当刹车片剩余厚度小于2mm时,其制动效能会大大降低,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一般在这个厚度时就需要更换刹车片以确保汽车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5.汽车发动机的机油滤清器多久更换一次比较合适?()[单选题]*

A.每1000公里

B.每3000-5000公里

C.每8000-10000公里

D.每15000-20000公里

E.每30000公里

答案:B。原因:一般情况下,每3000-5000公里更换机油滤清器比较合适。因为机油滤清器在使用过程中会过滤发动机运转产生的杂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被杂质堵塞,影响机油的过滤效果,这个里程区间能保证发动机的良好润滑和正常运转。

6.汽车启动时,发现起动机运转无力,可能的原因是()[单选题]*

A.电瓶电量不足

B.燃油滤清器堵塞

C.轮胎气压过高

D.车窗未关闭

E.车内温度过高

答案:A。原因:起动机运转需要电瓶提供电能,当电瓶电量不足时,起动机就会运转无力。而燃油滤清器堵塞会影响燃油供应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或动力不足,但不是起动机运转无力的原因;轮胎气压、车窗状态和车内温度与起动机运转无力无关。

7.以下哪个部件不属于汽车的冷却系统?()[多选题]*

A.水泵

B.节气门

C.散热器

D.冷凝器

E.节温器

答案:BD。原因:汽车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使冷却液循环,散热器散热,节温器控制冷却液的循环路径等部件组成。节气门是进气系统的部件,用于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冷凝器是空调系统中的部件,用于散热,不属于冷却系统。

8.汽车前束值过大时,会出现的现象是()[单选题]*

A.轮胎内侧磨损严重

B.轮胎外侧磨损严重

C.轮胎中间磨损严重

D.轮胎花纹磨损均匀

E.轮胎不会磨损

答案:A。原因:汽车前束值过大,车轮在行驶时会向内倾斜过多,导致轮胎内侧承受的压力和摩擦力增大,从而使轮胎内侧磨损严重。

9.汽车发动机的火花塞主要作用是()[单选题]*

A.压缩空气

B.点燃混合气

C.过滤杂质

D.冷却发动机

E.润滑发动机

答案:B。原因:火花塞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电火花,点燃进入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使混合气燃烧产生动力。它不具备压缩空气、过滤杂质、冷却发动机或润滑发动机的功能。

10.汽车变速箱油的主要功能不包括()[单选题]*

A.润滑

B.散热

C.传递动力

D.清洁

E.增加车辆重量

答案:E。原因:变速箱油具有润滑变速箱内部零部件、散热以防止过热、传递动力使换挡平顺以及清洁内部杂质等功能。而增加车辆重量不是其功能,反而车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量。

11.汽车在行驶中如果出现转向沉重的现象,可能是以下哪个部件故障?()[单选题]*

A.转向助力泵

B.空调压缩机

C.燃油泵

D.发电机

E.排气管

答案:A。原因:转向助力泵是为汽车转向系统提供助力的部件,如果转向助力泵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转向沉重。空调压缩机与空调制冷有关,燃油泵影响燃油供应,发电机为车辆电气系统供电,排气管用于排出废气,这些部件与转向沉重无关。

12.汽车悬架系统的主要作用不包括()[单选题]*

A.支撑车身

B.缓冲震动

C.提高车速

D.保持车身稳定

E.保证车辆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