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于分析法探究我国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环境.pdf
文件大小:522.5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3.05千字
文档摘要

基于PEST分析法探究我国环境管理会计发

展环境-

一、环境管理会计概述

环境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下比较年轻的一个分支,即将环

境保护与管理会计相结合,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之

中,通过对财务及非财务的环境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为企业各利

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

效益。

20世纪70年代初,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

究》和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的发表,使得环境管理会计登

上了历史舞台[1]。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各国学者基于原有的管理会计技术,

衍生出不同的环境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借鉴管理会计的相关

技术方法,从而进行环境信息的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帮

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者整体最大化

[2]。

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起步较晚,尚未建立

起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

会计准则[3]。

为了探究环境管理会计在中国是否拥有发育和成长的土壤,

本文通过PEST分析法对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环境进行探

究。

二、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PEST分析

(一)P: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

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十分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环

境保护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其政策地位也不断提升,从方

针政策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基本国策层面。

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

32字环保工作方针;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保护环

境确立为基本国策;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关于环

境与发展问题的十大对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

[4];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

布局并放在突出地位;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建设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2.法律环境分析

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于

1989年正式实施,为开展环境治理奠定了法治基础。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

行,标志着中国有了首个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税种。借助法律的

规范性、强制性和普遍性,为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法制环

境。

由此可见,我国政府从基本国策、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国

家政策层面对环境保护提出目标与要求,高度重视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和人民的绿色生活环境,并且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

的法律支持。

(二)E:经济环境分析

自2010年至2017年底,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由413030.3亿

元增长到了827121.7亿元,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稳步上升。但是,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惨痛的环境污染的代价之上的。

以我国目前的水污染现状为例,据环境保护部门对我国118

个城市地下水监测资料的评价,污染较重的城市有76个,占

64%,污染较轻的城市39个,占33%,全国1/3水体不适宜鱼类

生存,1/4水体不适宜灌溉,40%的水源不能饮用[5]。不仅如此,我

国还存在严重的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复杂的

污染现状迫切需要缓解和治理。

其次,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供给侧改革

提出的经济质量要求,还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寻求长远、可持续发

展,都要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先发展后治理带来的额外的

费用支出。

以环境牺牲换来的经济增长是短暂的、昂贵的,只有实现经

济与环境的共赢,才能使经济获得长远的繁荣。

(三)S: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居民素质不断提高,低碳环保

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不断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观念、出行方式

等生活方式。根据阿里指数排行,近年来,环保装饰、环保袋等

成为热搜词,阿里指数统计的成交量节节攀升,以及共享单车在

城市里畅行,真真切切地展示出国民正在逐渐成长为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四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