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走近民法典》教案(3课时) .docx
文件大小:78.85 KB
总页数:7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万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37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走近民法典》教案

(3课时)

10.1《认识民法典》

第2页共37页

课题

10.1《认识民法典》

课时

第1课时

课程标准

1.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法律,尤其是民法典,精准把握其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关键作用,切实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让法治意识扎根于学生内心。

2.清晰认识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关系,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科学的法治理念。

3.积极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类法律问题,着力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

课“走近民法典”的第一课时,重点聚焦于对民法典的认识。教

材开篇精心呈现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场景,像邻里因房屋边界产生纠

纷、消费者在购物时遭遇质量问题维权、个人与企业签订合同等,

借此引发学生对民法典的关注,自然而然地引入主题。随后,详细

阐述了民法典颁布实施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着重强调其在推进全面

依法治国、切实保障人民权益、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的关

键作用。在介绍民法典的调整范围时,明确指出民法典主要调整平

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并通过丰富多样、贴近生活的案例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民

法典在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教材深入解读了民法典的

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充分体现了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维护社

第3页共37页

会经济秩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重目标,以及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教材内容编排紧密贴合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民法典知识,但鉴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民法典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可能给他们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各种新闻渠道和其他途径对民法典已有简单了解,但这些认识都比较浅显和片面。七年级学生平时的言行举止王要是依靠道德规范来约束。同时很多学生也会认为法律是大人的事情,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对民事权利了解不多,学习不系统、不全面,法冶思维普遍较差。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法典将会如何深刻景响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从事民事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法典对全体公民的普遍性保障,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照和保护。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深入学习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让学生

深刻认识到我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高度认同,增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定信心,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法治社会建设中,成为法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

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法典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清晰认识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在学习民法典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自觉以道德准则约束自身行为,同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

第4页共37页

法权益,做到德法兼修,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法治观念: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民法典的调整范围、立法目的和

立法原则,明确民法典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增强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民法典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积极主动地参与法治实践。

健全人格:通过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深入学习,着力培养学生

自律、理性、诚信的人格品质。使学生明白在法律框架内,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实现个人价值,同时懂得尊重他人权利,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法典的实施离不开全社会的共

同努力,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关注身边的法律问题,主动向身边人宣传民法典知识,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法治建设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教学重点

1.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包括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民法典的调整范围,理解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如何在民法典框架下得到规范和保护。

3.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明确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目标,以及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的内涵。

第5页共37页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民法典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