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环境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什么关系的学科?
A.人与环境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人与社会的关系
D.人与经济的关系
答案:A
2.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A.环境认知
B.环境行为
C.环境情感
D.环境伦理
答案:D
3.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A.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
B.实验法、调查法、访谈法
C.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
D.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
答案:A
4.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A.城市心理学
B.工业心理学
C.农村心理学
D.生态心理学
答案:B
5.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A.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B.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C.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D.以上都是
答案:D
6.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研究个体对环境的认知?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访谈法
答案: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2分)
1.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答案:相互作用
2.环境认知是指人们对环境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答案:感知、理解、评价
3.环境行为是指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答案:行为表现
4.环境情感是指人们对环境的情感体验。
答案:情感体验
5.环境伦理是指人们在环境问题上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答案:道德观念、行为准则
6.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
答案: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环境认知只关注人们对环境的感知,而不关注人们对环境的理解。(×)
3.环境行为是指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与环境认知无关。(×)
4.环境情感是指人们对环境的情感体验,与人们的环保意识无关。(×)
5.环境伦理是指人们在环境问题上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与环境心理学无关。(×)
6.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答案: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环境认知、环境行为、环境情感和环境伦理等方面。
2.简述环境认知的三个阶段。
答案:环境认知的三个阶段分别为:感知、理解和评价。
3.简述环境行为的两种类型。
答案:环境行为的两种类型分别为:环境适应和环境改造。
4.简述环境情感的三种表现。
答案:环境情感的三种表现分别为:环境喜爱、环境厌恶和环境依恋。
5.简述环境伦理的三个原则。
答案:环境伦理的三个原则分别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6.简述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环境心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环境心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指导人们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为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论述环境心理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环境心理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知,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保护。
(3)培养学生的环境行为,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环保理念。
(4)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兴趣,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人才储备。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2分,共24分)
1.案例一:某城市空气质量严重超标,市民纷纷抱怨空气质量差,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改善。
请运用环境心理学知识,分析该案例中市民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答案:
(1)市民心理状态分析:市民对空气质量差感到不满、焦虑和恐慌。
(2)解决方案:
①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提高市民对环境状况的了解。
②加大环保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③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2.案例二:某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工艺,导致周边环境严重污染。
请运用环境心理学知识,分析该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答案:
(1)员工心理状态分析:员工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感到不满、焦虑和担忧。
(2)解决方案:
①加强企业环保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②对企业生产工艺进行改造,降低污染排放。
③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