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工程大学硕士专职辅导员招聘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并传回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达成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中继通信成就,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A.“玉兔三号”
B.“玉兔四号”
C.“嫦娥三号”
D.“嫦娥四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月球探测相关事件及探测器的了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的探测器是嫦娥四号。“玉兔三号”目前尚未有对应重大月球探测成果与之关联;不存在“玉兔四号”这一探测器;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12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并非在月球背面着陆。所以正确答案是实现相关任务的探测器。
2、“善疏则通,能导必安”表达的含义是:
A.鲶鱼效应
B.避雷针效应
C.羊群效应
D.光环效应
【答案】:B
【解析】“善疏则通,能导必安”体现的是及时疏导、引导可以避免不良后果,保证事物的顺利发展。鲶鱼效应是指通过引入外界的竞争者来激活内部的活力。避雷针效应是指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强调善于疏导、引导能避免危害,与“善疏则通,能导必安”相符。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所以“善疏则通,能导必安”说的是避雷针效应。
3、中国的“七大古都”中有三个位于同一个省,这个省是()。
A.河南省
B.山西省
C.陕西省
D.江苏省
【答案】:A
【解析】中国“七大古都”分别是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其中,洛阳、开封、安阳都位于河南省。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对应的省是河南省。
4、小说离不开人生世相的描绘,一个阅历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难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的。诗的创作,特别是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的诞生,大都是源于诗人的灵感和天赋。所以()。
A.诗人年纪一般都比较轻
B.写小说的人都是中老年人
C.一个人不可能既是优秀的小说家,同时又是杰出的诗人
D.早慧的小说家,古今中外比较少有,而早慧的诗人历史上却比较多
【答案】:D
【解析】由“一个阅历不多、涉世未深的作者”很难在小说领域崭露头角可以知道,早慧的小说家比较少;而诗篇大多源于“诗人的灵感和天赋”,这表明早慧的诗人并不罕见。
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
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真理和谬误的区别。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并非所有真理都是绝对的,有些真理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才成立;同时,也并非所有谬误都是相对的,有些错误认知在特定情境下是确定的错误。而且真理和谬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谬误,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真理。所以“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表述不准确。真理和谬误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可能会产生正确的认识即真理,也可能产生错误的认识即谬误。所以“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表述错误。综上,正确答案是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6、各省辖市、XX示范区生态环境局要举一反三,认真汲取XX市及以往通报国控站点受到人为干扰案例的深刻教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属于()结尾。
A.不结而结式
B.希望要求式
C.警告告诫式
D.总结归纳式
【答案】:B
【解析】该段落向各省辖市、XX示范区生态环境局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要求,如“举一反三,认真汲取教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等,以期望相关部门能按照要求做好工作,这符合希望要求式结尾的特点。不结而结式结尾通常是没有明显结尾标志,自然结束;警告告诫式结尾会侧重于提出警告、告诫对方不要做某些事情;总结归纳式结尾会对前文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所以这段话属于希望要求式结尾。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京的雾霾天气持续了近一个月,中国机动车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