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三网一员工作手册.docx
文件大小:26.57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3.92千字
文档摘要

“三网一员”工作手册

地 震常识

一、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由于地球不断远动和变化,渐渐积存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裂开,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局部都发生在地壳中。

二、什么是地震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震惊,在古代又称地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常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有感地震500万次,5级以上地震1000次,6级以上120次,7级以上18次,8级以上1—2次。

三、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

震源:地球内部直接发生裂开的地方;震中:震源正对着的地面;

震中距:震中到观测点距离;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四、什么是震级、烈度

地震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依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

少来划分。

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五、地震前兆

宏观前兆:有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如地下水特别、动物特别、地声、地光等。

微观前兆;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仪器才能测出的地震前兆。

六、动物特别种种

震前动物有前兆,家家户户应知道。骡马发惊不进圈,猪不吃食跳栏跑;猫儿躲得无踪影,鸡飞上树狗哀嚎;鱼儿浮头跃出水,鸭不下水岸上闹;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搬家四处逃;摸清习性辨真假,觉察特别要报告;综合分析要推断,群测群防很重要。

七、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1、地震谣传的特点:

预报的震级很大或很准确,预报的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

称是某某专家或外国人的预报意见;

非政府传达的地震消息;

带有封建迷信颜色或伴有离奇传奇的消息。

2、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学习地震常识,消退恐震心理;

正确生疏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

要明确,在我国,公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公布地震预报消息。

地震发生后如何办

一、避震的根本原则

一次地震从感觉到震惊到房倒屋塌通常只有十几秒的时间,震时应保持冷静,快速就地躲避,千万不要跳楼,震后迅速撤离到空旷或安全的地方。

二、利用预警时间就近避险

有的地震在震前瞬间会消灭地光、地声、初期震惊等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预警现象。在这短暂的预警时间内,实行合理的避震方法,安全脱险的成功率会大大增加。

三、家中避震怎么办

假设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室内,已来不及跑到室外,要保持冷静并快速关闭电源,熄灭炉火,顺手抓个垫子等保护头部,快速选择相对安全的地点躲避,如结实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角〕;平房下的炕沿下或低矮结实的家具旁。切勿靠近窗户。

四、学校遇震怎么办

假设地震发生时你正在上课,要快速抱头、闭眼,远离窗

户,躲在自己的课桌下,不要慌不择路地拥挤外逃。假设是在操场或室外,则可原地不动,留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急物。

五、公共场所遇震怎么办

假设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影剧院、商场等处,千万不要蜂拥外逃,要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要留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留意保护头部。

六、户外遇震怎么办

假设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你要就地选择开阔场地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不要乱跑;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危急物、广告牌、烟囱、高压线等。

七、野外避震怎么办

假设地震发生时你正在野外,要快速离开河边、水坝或桥梁,防治地震时河岸坍塌,堤坝垮塌。要避开山边的危急环境,遇到山崩、滑坡,要快速向滚石两侧躲避,切不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

地震“三网一员”工作职责

地震学问宣传网、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三网合一,简称地震“三网”。“一员”,即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

一、地震学问宣传网点工作职责

1、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各项法

规,发动社会公众乐观参与防震减灾活动。

2、宣传普及地震和防震科学的根本学问,提高群众识别地震谣言的力量。

3、宣传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学问,提高群众在抗震救灾中的自救互救力量。

二、地震宏观观测网点工作职责

1、收集记载群众觉察的各种宏观特别信息,调查了解清楚后,马上上报县地震办,并帮助地震部门落实。

2、每月按时填报宏观观测报告单,消灭特别准时汇报,并随时填报观测报告。

3、对观测到的特别状况马上上报地震部门,留意保守机密,不泄露震情、险情。

三、地震灾情速报网点工作职责

1、震后调查了解当地的地震灾情,包括:①人员伤亡状况;

②经济损失状况;③次生灾难状况;④对社会安定的影响状况。2、准时向市地震办上报了解、统计的地震灾情。

3、帮助地震部门开展地震灾情评估。

四、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职责

1、贯彻国家《防震减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监视检查本乡镇防震减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