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第3期
有关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曾昭耀
80年代初拉美爆发债务危机后,西方发展战略。这3种战略的结局如何呢?19世纪
达国家的宣传机器就把矛头指向拉美战后实拉美国家所实行的外向型自由主义发展战略
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说这一以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战略已经失败,“进口替代工业化已经不起作而告终;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拉美国家实
用,而自由政策下的出口导向工业化则卓有行的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以80
成效”,这已成“定论”;一些“最有影响的年代的世界性债务危机而告终;20世纪80
作者和政策顾问”还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一年代拉美国家在债务危机中所“接受”的外
?
“定论”写进发展经济学。在中国,也有学向型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经过90年代连续
者认为,凡采用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国两次金融危机(1994年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
家都已“失败”,而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则因和1997年7月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虽不
其“以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取代了原来的进能说已告终结,但至少是已经发生了不少变
口替代战略”而“取得了经济发展奇迹”。所化,而且有走上“第三条道路”即自由主义
以,结论应该是:“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才与民族主义相结合道路的趋势。这说明,3种
?
是发展中国家的最好选择”。对于这一评价战略尽管有内向、外向之分,但却是殊途同
应该怎么看呢?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归,最后都是以经济危机或被迫调整而告终。
成熟的意见。因此,一定要在两种模式中分出优劣,说外
向型新、旧自由主义发展战略如何好,如何
一、“内、外向发展战略优劣论”成功,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如何坏,
有无道理?如何失败,不但与事实不符,在逻辑上也说
不通。
近年来,人们在贬斥拉美内向型进口替学术界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80
代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时候,总是以东亚外向年代拉美国家之所以发生债务危机,是因为
型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成功与之对比,因而60年代或70年代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
广泛流行着一种“内、外向发展战略优劣
论”。这种“优劣论”有没有道理,是我们首?英〕〔休伯特?施米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
先要考察的问题。业化战略:历史经验的若干教训》,载塞缪尔?亨廷顿等著
拉美国家自独立以来,大体试行过3种《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中文版,第432页,上
海译文出版社,1993。
发展战略:外向型自由主义发展战略、内向?范爱军、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