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磁技术基础与应用培训
演讲人:
日期:
未找到bdjson
目录
CATALOGUE
01
软磁材料基础概念
02
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03
核心性能优化方向
04
重点应用领域解析
05
检测与评估体系
06
技术发展趋势
01
软磁材料基础概念
软磁材料定义与特性
定义
软磁材料是指磁化后容易去磁、磁场易于改变的材料。
01
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易磁化、易去磁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讯等领域。
02
分类
按材料可分为金属软磁材料、铁氧体软磁材料和其他软磁材料三大类。
03
特性
软磁材料在磁场中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是衡量材料磁性强弱的重要参数。
表示软磁材料在磁场中磁化程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是反映材料磁性能的重要参数。
表示软磁材料在磁化后,需要多大反向磁场才能使其完全去磁的参数,是评价软磁材料磁性能的关键指标。
软磁材料在交变磁场中的能量损耗,包括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等。
磁性参数核心指标
磁感应强度
磁导率
矫顽力
损耗
典型材料发展历程
金属软磁材料
如纯铁、硅钢、坡莫合金等,具有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高的特点,但电阻率低,涡流损耗大。
铁氧体软磁材料
其他软磁材料
如锰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等,具有电阻率高、涡流损耗小、成本低等特点,但饱和磁感应强度较低。
如非晶态合金、纳米晶软磁材料等,具有优异的磁性能、高的电阻率和低的损耗,是当前软磁材料研究的热点。
1
2
3
02
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粉末冶金制备工艺
原料选择与混合
选择纯度高、粒度均匀的磁性材料粉末,采用机械混合或湿化学法混合均匀。
01
成型与压实
将混合后的粉末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制成所需形状的坯料,并通过等静压等工艺提高坯料密度。
02
烧结与热处理
在适当气氛和温度下进行烧结,使粉末颗粒间发生扩散和合金化,提高磁性能和机械强度。
03
快速凝固技术路径
熔体快淬
喷射成型
激光快速熔凝
将熔融的磁性材料通过快速冷却技术(如熔体旋淬、快淬甩带等)制成薄带或薄片,以获得快淬非晶或纳米晶结构。
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密度快速熔化并凝固材料表面,实现快速凝固效果。
将熔融金属或合金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到冷却基板上,形成快速凝固的薄层。
纳米晶化处理流程
磁场退火
将非晶态或粗晶态的磁性材料在适当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使其形成纳米尺寸的晶粒,提高磁性能。
表面纳米晶化
纳米晶化退火
在退火过程中施加磁场,使磁畴结构更加有序,提高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通过离子注入、激光辐照等技术,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纳米晶结构,提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03
核心性能优化方向
材料选择
选用低高频损耗的软磁材料,如铁氧体、非晶合金等。
磁路设计
优化磁路设计,减少高频磁场在材料中的涡流损耗。
制备工艺
采用特殊的制备工艺,如定向结晶、多层复合等,降低高频损耗。
磁畴结构调控
通过磁畴结构的调控,使材料在高频下具有更好的磁导率和磁损耗特性。
高频损耗控制策略
通过强磁场磁化处理,使软磁材料磁畴排列更加有序,提高饱和磁感应强度。
调整材料的成分比例,添加微量元素,提高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采用热处理工艺,优化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饱和磁感应强度。
采用先进的制备技术,如快淬、溅射等,制备出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软磁材料。
饱和磁感提升技术
磁化处理
成分优化
热处理工艺
制备技术
温度稳定性改进方案
温度稳定性改进方案
材料选择
磁畴结构稳定
合金化设计
表面处理
选择具有良好温度稳定性的软磁材料,如锰锌铁氧体、坡莫合金等。
通过合金化设计,调整材料的居里温度,使其在所需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磁性。
通过磁畴结构的稳定,使材料在温度变化时保持稳定的磁性能。
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如镀层、涂覆等,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从而改善温度稳定性。
04
重点应用领域解析
利用软磁材料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提高电能利用率。
电力电子变换器
通过软磁材料在滤波和储能中的应用,减小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稳定性。
滤波与储能
利用软磁材料的磁特性,制作高精度的磁传感器,用于测量和控制。
磁传感器
电力电子器件应用
无线充电系统集成
无线充电发射器
利用软磁材料实现无线电能传输,减少传统有线充电的麻烦。
01
无线充电接收器
利用软磁材料接收发射器传输的电能,并将其转换为设备可用的电能。
02
充电效率提升
通过软磁材料的应用,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03
新能源汽车电机
电磁兼容性
利用软磁材料的高磁导率和低损耗特性,优化电机设计,提高电机性能。
电机能效提升
电机设计优化
通过软磁材料的应用,减少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干扰,提高整车的电磁兼容性。
利用软磁材料的特性,提高电机的能效,降低能耗,延长续航里程。
05
检测与评估体系
B-H曲线测试标准
磁滞回线测试
通过磁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