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园林工程》教案.doc
文件大小:11.35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3.69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园林工程》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园林工程》授课教师:

课程总学时:64序号:01

授课内容

第一讲风景园林工程概述

授课班级

园林201、Z园林221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明确风景园林工程的概念;了解园林工程包含哪些内容;熟悉园林工程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重点

难点

1.重点掌握园林工程的含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2.难点在园林工程特点的理解。

教法

多媒体教授法

作业

(预习、思考题、练习、看参考资料等)

1.简述园林工程的含义。

2.园林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园林工程的发展历程?

4.园林工程包含哪些内容?

课后记载

第一讲风景园林工程概述

问题:

一、风景园林工程简介?

二、园林工程包含些什么内容?

三、为什么要学园林工程?

四、园林工程对设计有什么帮助?

一、风景园林工程简介

(一)风景园林工程的概念

风景园林工程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园林景观环境的全过程称之为风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过去也称为造园。

(二)园林工程的特点

1.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见下图)

园林中的工程构筑物,除满足一船工程构筑物的结构要求外,其外在形式应同园林意境相一致,并富有美感。

许多不同风格的园林有一个共同特点: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因此,造园之术一定要讲究艺术。

2.规范性

国家标准:如:《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标[1999]46号

地方标准: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212—2003

3.时代性

不同时期的园林形式,尤其是园林建筑总是与当时的工程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4.协作性

园林工程建设,在设计上,常由多工种设计人员共同完成往往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协同作战。

(三)园林工程的发展进程

园林发展的历史,就是园林工程发展的历史。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

春秋旧战国时期已出现人工造山之事。《尚书》所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喻,说明当时已有篑土为山的作法,只是为治水患,和兴修水利等需要,而不是单纯的造园。

秦代出现了大规模的挖湖堆山工程,秦始皇时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大咸阳规划”,如阿房宫就是此规划的一部分。

汉代汉武帝在建章宫内设太液池,内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这种“一池三山”之制成为后世池山的布置范例。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发展的全盛期,在文化和工程技术方面更为发达,王维的辋川别业是在利用大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人工改造形成的,地形地貌变化丰富,既具有大自然的风貌,又蕴含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唐代,山水文学兴旺发达,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帮文人承担了造园家的部分职能。文人参与营造园林,意味着文人的造园思想—“道”与工匠的造园技艺—“器”开始有了初步的结合。白居易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园林理论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他曾先后主持营建自己的四处私园:洛阳履道坊宅园、庐山草堂、长安新昌坊的宅园、渭水之滨的别墅园。)

宋代,叠石、置石均显示高超技艺,理水已能够缩移摹拟大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象。

艮岳“花石纲”

明清之造园就更加成熟了,北方的皇家园林,江南的私家园林达到了艺术成就的高峰。江南私家园林的花街铺地、叠石假山等都是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推敲、研究和借鉴的不朽之作。

造园理论著作:

《园冶》:明,计成;

《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明,李渔;

《长物志》:明,文震亨。

内容以论述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艺术,叠山、理水、建筑、植物配置的技艺为主,也涉及到一些园林美学的范畴。它们是私家造园专著中的代表作,也是文人园林自两宋发展到明末清初时期的理论总结。

现代园林: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我国的园林工程得到快速发展,如广州的园林工作者在继承岭南灰塑假山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塑石”、“塑山”,为假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园林工程包含些什么内容?

土方工程;给排水及喷灌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与街道景观工程;假山、石工程;种植工程;园林供电及照明工程;园林机械。

(一)土方工程

一个新的场地,无论是平坦的还是有起伏的,在进行园林工程建设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场地工程处理。根据方案的需要,或就势堆山、或临洼挖湖、或削坡填谷、或筑台起楼、或顺势成阶,无论怎么处理,都需进行土方工程施工,这是园林工程施工的第一步。

依据竖向设计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施工、塑造、整理园林建设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