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
《园林制图》
课程教案
一、课程性质与适用专业
《园林制图》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的必修课。园林设计图纸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思想的途径,也是园林工程技术中的共同语言。园林设计图的绘制和识读,是园林设计人员业务能力的体现,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制图实践,掌握绘图的规则和方法,应用正投影图、轴测图、透视图的图示方法来绘制和阅读园林设计图。
适用专业:园林专业。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三维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建立各种建筑要素的思维模型,掌握制图基本知识和投影理论,熟悉各类园林要素的表现技法,能够准确、直观、形象的表达设计思想。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善于思考,注意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江景涛,毛新奇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2.教学参考书
(1)《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刘继海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
(2)《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指导》,黄水生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
(3)《画法几何与建筑工程制图(下册)》,张俊杰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
(4)《建筑透视与阴影教程》,黄水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四、考核方式
该课程属于考试课。考核方式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查(包括出勤及课堂表现、作业习题,考核形式为口试、绘图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考试形式采用闭卷试题或开卷绘制工程图纸的形式。
五、授课类型
采用讲授、分组讨论、课堂练习,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教学重点
(1)几何作图
(2)点线面的投影
(3)园林要素的表现
(4)轴测投影和透视
(5)建筑工程专业制图
七、教学手段
传统讲授+多媒体讲授+手绘示范
八、教学内容
详见各章节具体内容
九、思考题或作业练习
详见每章节课后布置
十、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教学理念更新:实施模块的、弹性的、多层次教育、突破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传统内容和方法。
(2)教材内容合理: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的把控,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精选理论内容,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3)教学形式新颖:采用深入浅出,亲自示范并指导个人的教学形式,并相互参与讨论与学习,交流经验。
十一、课后反思
详见每个章节
02 几何作图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理解徒手绘图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具体绘图中几何作图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
(1)尺规制图的方法
(2)徒手绘图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尺规作图的方法(等分已知直线段、等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作圆的内接正多边形、圆弧连接、平面图形分析、平面图形绘制步骤)
难点:尺规作图的方法(等分已知直线段、等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作圆的内接正多边形、圆弧连接、平面图形分析、平面图形绘制步骤)
四、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讨论
五、教授学时
2学时
02几何作图
定义:
几何作图是根据已知条件,以几何的原理及作图的方法,准确地画出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作图是绘制各种图的基础。
2.1尺规作图的方法
1、等分已知直线段
以五等分已知线段AB为例。作图步骤如下:
(1)己知线段AB。
(2)过点A任作一直线AC,用分规或直尺在AC上从点A起截取任意长度的五等分,得1、2、3、4、5点。
(3)连接5B,然后过1、2、3、4点作5B的平行线与AB相交,即可将且B分为五等分。
2、等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以五等分已知两平行线AB和CD之间的距离为例。作图步骤:
(1)已知平行线AB和CD。
(2)置直尺0点于CD上,摆动尺身,使刻度5落在AB直线上,截得1、2、3、4、5各等分点。
(3)过各等分点作AB(或CD)的平行线,即为所求。
3、作圆的内接正多边形
正五边形
(1)已知圆O。
(2)作ON的中点M。以N为圆心,NO为半径作圆弧,交圆于F、G;连FG与ON交于M点,M点即为ON的中点。
(3)求边长。以M为圆心,MA为半径画弧,交水平直径于H。
(4)作五边形。以AH为长度,分圆周为五等分。依次连接各五等分点,即得所求圆内接正五边形。
正六边形
(1)已知圆O。
(2)用R划分圆周为六等分(边长等于圆半径)。
(3)依次连接各等分点,即得所求正六边形。
正七边形
(1)把直径AK七等分;
(2)以K(或A)为圆心,KA为半径画弧,与水平直径的延长线交于M、N两点;
(3)过M、N两点与直径KA上的偶数(或奇数)等分点连线,并延长与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