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教案.docx
文件大小:187.54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6.87千字
文档摘要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课程教案

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号

知识单元

学时

讲授

学时

1

绪论

1

1

2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

2

3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2

2

4

分离规律

2

2

5

连锁遗传定律

2

2

6

数量性状的遗传

7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

8

基因突变

9

染色体结构变异

2

2

10

染色体数目变异

2

2

11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1

1

12

细胞质遗传

1

1

13

园林植物的育种目标

1

1

14

园林植物的种质资源

2

2

15

园林植物的育种目标

2

2

16

引种驯化

2

2

17

选择育种

2

2

18

杂交育种

1

1

19

诱变育种

3

3

20

倍性育种

3

3

21

细胞及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2

2

22

品种登录和品种审定

2

2

23

良种繁育

6

6

合计

48

48

建议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1.建议教材

刘青林,程金水编.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2.教学参考书

(1)祝朋芳主编.园林植物遗传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刘鹏主编.园林植物育种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戴思兰编著.园林植物遗传学(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4)戴思兰主编.园林植物育种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教学内容

第四章连锁遗传

(一)目的与要求:

理解多连锁遗传的实质,理解连锁性状分离与实生繁殖后代群体表现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连锁与交换

第一节连锁

1.主要内容:连锁遗传:原来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连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相引组: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如:PL/pl。相斥组: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如:Pl/pL。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连锁遗传的解释:连锁遗传的表现为

?两个亲本型配子数是相等,50%;

?两个重组型配子数相等,50%。

第二节交换

1.主要内容:

交换:成对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基因的互换。

交换的过程:杂种减数分裂时期(前期I的粗线期)。

现在已知,除着丝点而外,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任何位点都可能发生交换,只是在交换频率上,靠近着丝点的区段低于远离着丝点的区段。由于发生了交换而引起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打破了原有的连锁关系,故引起不完全连锁。

4.根据染色体细胞学行为和基因位置上的变化关系,可以说明连锁和交换的实质。

第二部分交换值与其测定

第一节交换值

交换值(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一般利用重新组合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进行估算。

交换值(%)=(重新组合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注:对于一个很短的交换染色体片段来说,交换值就等于交换型配子(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即重组率(recombinationfrequency)。但在较大的染色体区段内,由于双交换或多交换常可发生,因而用重组率来估计的交换值往往偏低。

第二节交换值的测定

1.测交法

以玉米籽粒颜色和形状这两对连锁基因为例,来说明估算交换值的方法。已知玉米籽粒的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饱满(Sh)对凹陷(sh)为显性。以有色、饱满的纯种与无色、凹陷的纯种杂交获得F1,然后用双隐性纯合体与F1测交。

2.自交法

用测交法测定交换值的难易不同:

玉米、烟草较易:去雄和授粉容易,可结大量种子;

麦、稻、豆较难:回交去雄难,种子少,故宜用自交测定法(F2资料)

例如4.1中的香豌豆资料(P216):

F2有四种表现型紫长紫圆红长红圆

F1有四种配子PLPlpLpl

设各配子的比例为abcd

F2组合为(aPL:bPl:cpL:dpl)2

?其中F2中纯合双隐性ppll个体数即为d?d=d2;

即组成F2表现型ppll的F1配子必然是pl,其频率为d2的开方,其频率d。

第三节交换值与连锁强度的关系

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化于0~50%之间:

当交换值趋于0%,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