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轨道交通站场与枢纽线路平面设计83课件.pptx
文件大小: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线路平面设计;在确定线路路由的情况下,对线路的平面位置、车站的站位以及全线的辅助线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以最终确定线路的准确位置。

;平面位置

地下

道路中央

慢车道

道路红线外

高架

道路中央

快慢分割带

地面

道路中央

道路一侧

;1)地下线有三种位置;;A位:位于道路中心,对周围建筑物干扰较小,施工相对容易,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线路位置,但若采用明挖法,对道路交通干扰较大。

;高架时有两种方案:线路位于道路中心的方案对道路景观较为有利,环境干扰也相对较小,是采用较多的一种线路形式。

线路位于快慢车分隔带上,对一侧建筑物干扰小,但对另一侧干扰大,适用于道路两侧环境要求不一样的地区。

;;3)地面线;3)地面线;线路与地面建筑的安全距离;盾构机;碴土堆放场;隧道通风及水平运输系统;隧道通风系统;线路与地面建筑的安全距离;;2)偏路口站位

这种站位偏路口一侧设置,施工时可减少对城市地面交通以及对地下管线的影响,高架时,较容易与城市景观相协调。不过,其缺点是路口客流较大时,容易使车站两端客流不均衡,影响车站的使用功能。一般在高架线或路口施工难度较大时采用。;3)位于道路红线以外站位

典型的有:设于火车站站前广场或站房下,以利客流换乘;与城市其它建筑同步实施,和新开发建筑物相结合;结合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等。;平均站间距离,世界上有两种趋向:一种是小站间距,平均为1km左右;一种是大站间距,平均1.6km左右。香港地铁平均站间距为1050m,其中港岛线仅947m;莫斯科地铁平均站间距为l.7km左右。;在《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中规定“车站间的距离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市区宜为1km左右,在郊区不宜大于2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