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课件PPT
汇报人:XX
CONTENTS
01
造价控制基础
02
成本预算编制
04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03
招投标阶段控制
06
造价控制的信息化
05
竣工结算与审计
造价控制基础
01
工程造价概念
工程造价是指完成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费用的总和,包括设备、材料、人工等成本。
工程造价的定义
工程造价受设计标准、材料价格、施工技术、市场供需等多种因素影响。
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工程造价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部分组成,反映了项目的经济成本。
工程造价的组成
工程造价计算通常采用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等方法,确保成本的准确估算。
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
01
02
03
04
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降低财务风险
确保项目经济效益
通过有效控制成本,确保项目在预算内完成,提高投资回报率。
严格的造价控制有助于减少超支风险,避免资金链断裂,保障企业财务稳定。
提升市场竞争力
合理控制成本能够降低产品或服务价格,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造价控制流程
在项目启动前,进行成本估算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投资的经济合理性。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工程量和材料选择,以降低工程造价。
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和质量,避免返工和延误,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对工程量和成本进行详细审核,确保结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项目决策阶段
设计阶段控制
施工阶段监督
竣工结算审核
制定严格的招投标流程,确保选择性价比高的承包商,有效控制成本。
招投标过程管理
成本预算编制
02
预算编制原则
预算编制应覆盖所有工程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确保无遗漏。
全面性原则
预算数据需基于实际市场情况和历史数据,确保成本估算的准确性。
准确性原则
预算编制应考虑未来市场变化和项目风险,留有调整余地以应对不确定性。
灵活性原则
预算编制方法
通过详细计算工程量,结合单价表,编制出准确的工程量清单,为成本预算提供基础数据。
工程量清单法
01
参考类似工程的历史数据,通过比较分析,估算新工程的成本,适用于初步预算阶段。
类比估算法
02
利用统计学原理,通过工程参数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快速估算出工程造价。
参数估算法
03
邀请行业专家根据经验判断,对工程成本进行评估,适用于复杂或非标准化项目。
专家判断法
04
预算审核与调整
建立标准化的审核流程,确保预算审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预算超支。
01
审核流程的规范化
定期进行成本偏差分析,及时发现预算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为调整提供依据。
02
成本偏差分析
根据市场变化和项目进展,制定灵活的预算调整策略,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03
调整策略的制定
招投标阶段控制
03
招标文件准备
招标文件中需详细描述项目的技术要求、工程量清单及质量标准,确保投标者准确理解。
明确项目需求
01
评标标准应明确,包括价格、技术、质量、工期等多方面因素,以公正选择合适的承包商。
制定评标标准
02
合同条款应详尽,包括付款方式、工期要求、违约责任等,为后续工程造价控制打下基础。
规范合同条款
03
投标过程管理
合理制定投标报价策略,考虑成本、市场行情及竞争对手情况,以确保报价既具竞争力又保证利润。
投标报价的策略制定
投标前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如材料成本波动、工期延误等,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投标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投标文件是投标过程的核心,需详细阐述工程量清单、报价策略及施工方案,以提高中标几率。
投标文件的编制
01、
02、
03、
合同条款谈判
设定变更订单的处理流程和计价方式,确保工程变更时造价控制的透明性和合理性。
变更订单处理
合理分配项目风险,明确各方责任,以减少不可预见事件对造价的影响。
风险分配条款
在合同谈判中,明确界定工程范围,避免后期因范围不清导致的额外成本。
明确工程范围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04
施工成本控制
合理选择供应商,进行批量采购和长期合同谈判,以降低材料成本。
通过提高工人技能和效率,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减少加班费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建立严格的变更控制程序,对设计变更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减少返工和废品率,从而控制因质量问题导致的额外成本。
材料采购管理
人工成本优化
变更管理
质量控制与成本
合理规划机械使用计划,避免机械闲置,提高机械使用率,减少租赁和维护成本。
机械使用效率
工程变更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任何变更都需通过正式的变更申请流程,包括填写变更申请表和审批。
变更申请流程
对工程变更进行成本评估,确保变更不会超出预算,并及时调整造价控制计划。
变更成本评估
分析工程变更对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的潜在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变更影响分析
变更批准后,需严格监督实施过程,确保变更按计划执行,避免额外成本产生。
变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