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8.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文件大小:14.16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8.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序号
通病类型
预防措施
1
水泥地面起砂
1)严格控制水泥的安定性,砂的含泥量不应大于3%;严格控制水灰比,面层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大于5cm,使用时不得将砂浆直接堆放在地上。
2)水泥地面的压光不应少于三遍;第一遍应在面层铺设后随即进行,先用木抹子搓打抹压平整、密实;第二遍压光应在初凝后进行,以上人时有轻微脚印但又不明显下陷时最为合适;第三遍压光应在终凝前完成,以上人无明显脚印时为宜;主要消除抹痕和闭塞毛细孔,切忌在终凝后压光。
3)水泥地面压光1d后应进行洒水养护,连续养护的时间不少于7d。水泥地面面层的施工尽量安排在墙面,天棚的抹灰工程完成后进行,以避免对面层产生污染和破坏,严禁在水里面上拌合砂浆。
2
块材地面空鼓、图案不规则、色泽不协调
1)地漏应低于排水表面,成喇叭口型;地面与排水管承口结合处应严密平顺。
2)地面坡度应平顺并朝向地漏,坡度必须满足排出液体要求,确保地面不倒泛水和不积水。
3)厕浴间地面应比走廊及其他地面要低20~30mm。
3
立管四周渗漏
1)套管或立管周边应设置止水片,再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严密。管周边的泛水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且用沥青麻丝捆扎牢固。
2)应准确预留或用钻具钻孔,严禁用大锤打孔。
3)套管与管的环隙应用防水油膏等密封材料填塞。
4)套管周边应做与套管同高度的细石混凝土防水护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