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使用说明书.docx
文件大小:176.71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6.58千字
文档摘要

广州市番禺振兴消防设备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使用说明书

广州市番禺振兴消防设备“://pyzxcyy.b2b.hc360/“://pyzxcyy.b2b.hc360

系统简介

近年来,为保护大气臭氧层、维护人类生态环境,国内外消防界已开发出多种替代卤代烷1201、1301的气体灭火剂及卤代烷替代灭火系统,七氟丙烷是目前替代物中应用较广的产品,且已应用多年,有较好的效果和肯定的阅历。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具有清洁〔在大气中完全汽化不留残渣〕、低毒〔无毒性反响浓度NOAEL=9%〕、良好电绝缘性、灭火效率高、不破坏大气臭氧层〔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6,大气中存留寿命ALT=31年〕的特点,是替代卤代烷灭火剂的干净气体中的较优者。

七氟丙烷的灭火机理与卤代烷系列灭火剂的灭火机理相像,属于化学灭火的范畴,通过灭火剂的热分解产生含氟的自由基,与燃烧反响过程中产生支链反响的H+、OH-、O2-活性自由基发生气相作用,从而抑制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响来实施灭火。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适用于以全漂浮灭火方式扑救电气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保护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变配电室、周密仪器室、发电机房、油库、化学易燃品库房及图书库、资料库、档案库、金库等场所。不适用于扑救硝化纤维、硝酸纳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钾、镁、钠、钛、锆、铀等活泼金属火灾,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过氧化氯、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系统安全使用警示:

本系统充装的灭火剂在灭火时会分解产生肯定量的氟化氢气体,高浓度氟化氢气体能对人员造成损害。

广州市番禺振兴消防设备

系统主要性能参数

2.1 灭火剂瓶组规格:70L/100L/120L/150L

20℃储存压力:4.2MPa

最大工作压力(50℃):5.3MPa

启动方式:电磁启动、机械应急启动

驱动气体瓶组氮气源压力:6.0±1.0MPa(20℃)

电磁驱动装置启动电源: DC24V/1.5A

灭火剂充装密度: ≤950Kg/m3

灭火剂喷放时间: ≤8s

2.9 防护区环境温度: -10℃~50℃

灭火剂瓶组喷放剩余量:≤2Kg/瓶组

2.10储瓶间室温要求: -10℃~50℃

1

广州市番禺振兴消防设备

系统示意图

单元独立系统

指由一套灭火剂瓶组保护一个防护区的系统形式。

组合安排系统

用一套灭火剂瓶组通过多个选择阀的选择,保护多个(最多8个)防护区的系统形式。需不连续保护的防护区应考虑设主备瓶组自动转换的系统形式。

2

广州市番禺振兴消防设备

系统操作程序:

3

广州市番禺振兴消防设备

火情

火情

火灾报警

现场查看

现场人员

确认火警

自动

误报警

紧急中断

复位灭火掌握器

延时0~30s

再次误报警

设为手动状态

设为自动状态

处理误报警故障

用灭火器

灭火成功

启动电磁驱动装置

紧急启动

启动成功

翻开选择阀

机械应急启动

翻开灭火剂贮存装置

喷放灭火剂

压力信号器动作

喷放指示灯点亮

通风排气

清理现场

4

广州市番禺振兴消防设备

系统主要部件

5.1ZQMP型灭火剂瓶组

用途:

用于储存七氟丙烷灭火剂,具有封存、释放、充装、超压泄放、压力显示等功能。

构造:

由容器阀、虹吸管、储存容器组成。储存容器为可重复充装的红色环氧漆钢质焊接容器。容器阀由阀体、启动装置、活塞、压力显示部件、泄压装置等组成,接上虹吸管后安装在储存容器瓶口上,可气动、手动开启容器阀释放灭火剂。

主要技术参数:

(L)

型号

(mm)

(m)

(mm)

(mm)

(Kg)

ZQMP70/4.2

4.2MPa

70

ZQRF40/5.3

40

6.2

310

1360

71

ZQMP100/4.2

4.2MPa

100

ZQRF40/5.3

40

6.5

340

1430

93

ZQMP120/4.2

4.2MPa

120

ZQRF40/5.3

40

6.8

385

1630

110

ZQMP150/4.2

4.2MPa

150

ZQRF40/5.3

40

7.0

450

1590

154

容积容器阀

容积

容器阀

公称通径当量长度 外径

高度

净重

型号规格

贮存压力

5

广州市番禺振兴消防设备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按瓶组编号挨次排列,安装高度差不宜超过20mm,操作面距离墙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