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及效果图》
课程教案
第一章彩色平面图的制作练习
教学目的:熟悉彩色平面图的基本制作方法;掌握分析圈的不同做法
重点:掌握平面图的基本制作方法
难点:掌握分析圈的不同做法
教学方法:本章内容采取讲授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结合相关步骤的具体做法演示详细讲解彩色平面图的基本制作方法以及分析圈的不同做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练习。
教学内容:
一、CAD图纸的输出:
1.精简图纸:删除辅助线、文字、填充等复杂图形,仅保留道路、分区、建筑轮廓等基本线形。
2.建立矢量图虚拟打印机:在CAD的“打印机管理器”选择“添加打印机”,选择“我的电脑”PostScriptLevel2,选择“打印到文件”。
3.打印设置:在CAD图中文件菜单选择“打印”命令,设置打印机为PostScriptLevel2,样式为monochrome(单色打印,灰度打印为grayscale,彩色打印为acad),选择打印区域为“窗口”,图纸尺寸尽量设置大一些,如A2、A1。
(纸张改变时,图纸比例改变,但是线宽不变,所以纸张越小线越粗糙)
设置保存位置(06版之后CAD在点击打印按钮后才能出现文件保存设置),预览,打印。
将输出的图形进行栅格化处理
(1)使用PHOTOSHOP打开CAD输出的EPS图纸,进行栅格化(从矢量图转化为位图)操作。参考“图像大小”提示值,设置合适的分辨率。(使“图像大小”值尽量高,但不超过100M)
(2)并在CAD图形下面添加新图层,ALT+DEL填充前景色白色。
(3)在“图像”菜单“模式”里将颜色改为RGB。否则在其他软件打开时会偏色。图像位数不能设置为16位,否则不能存储JPG格式。
二、在PHOTOSHOP中添加纹理
1.平面图底色填充:(填充草地)
(1)新建图层,命名草地;
(2)使用魔棒工具选择相应区域。(勾选“连续”、“应用于所有图层”,不相连的图层使选区相加的选择方法);
(3)建立新通道保存选区(可选);
(4)使用ALT+DEL或CTRL+DEL填充前/背景颜色。
(5)增加底色质感:滤镜杂色添加杂色
2.填充地面铺装:
(1)在原图新建选区;
(2)打开纹理图,全选后CTRL+C
(3)使用CTRL+SHIFT+V粘贴入指定区域
(4)CTRL+T
(铺装太小时,也可先定义为图案,使用油漆桶填充在新建的图片上图案后再进行上边的操作)
3.添加植物:
(1)打开素材库,选中合适树形;
(2)V工具移至本图
(3)复制树:ALT+移动(SHIFT为正交复制)或使用连续变换
(思考图层不断增加的解决办法?)
4.合并相同类别图层:作图过程中注意图层的命名,适时合并图层,避免图层过多过乱。也可使用图层序列进行分类整理。
5.制作树的阴影效果:双击图层,选择投影,设置参数。
6.再次整理图层,精简合并。完成。
三、分析圈的制作(变换和连续变换)
1、直线和园等规则图形(掌握)
(1)建立选区、填充颜色
(2)Ctrl+Alt+T(复制后变换)
(3)对选区进行移动(使用键盘)或者旋转(按ALT键移出圆心后手工输入旋转角度)
(4)Ctrl+Alt+Shift+T(沿上次变换方式连续变换)
2、椭圆和曲线等不规则图形(了解)
(1)设置画笔形状(矩形、圆度50%、角度90)、间距、角度抖动(方向)等参数
(2)建立相应图形路径(使用钢笔工具建立,或使用选区转化为路径)
(3)切换至画笔工具
(4)进入路径面板,选择“用画笔描边路径”
第二章Sketchup的界面及基本设置
教学目的:了解sketchup的界面;熟悉sketchup的基本设置方法
重点:了解sketchup的界面
难点:熟悉sketchup的基本设置方法
教学方法:本章内容采取讲授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结合相关步骤的具体做法演示详细讲解sketchup的基本操作界面及设置方法。
教学内容:
Sketchup的特点
(1)原属@LastSoftware公司,因其简单易学的3D功能,2006年3月被GOOGLE收购,中文名“草图大师”。
(2)直接面向设计过程,能充分表达设计者的思想,可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构思。
(3)完全自动的捕捉,方便的“推拉”功能。
(4)丰富的模型库/3dwarehouse
(5)方便的材质和阴影设置。
二、Sketchup8.0的操作界面
(1)组成:标题栏、工具栏、绘图区、状态栏(数值输入)
(2)常用的工具栏:大工具栏、风格、视图、图层、标准
三、操作环境设置
(1)单位:窗口菜单场景信息单位,设置为十进制、毫米、无小数点。
(2)模板:窗口菜单参数设置模板公制-毫米-3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