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叶子的纹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内容分析
《叶子的纹理》是浙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然是个艺术家》
中的重要课程。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发现自然中的美,理解自然是艺
术创作的源泉。教材围绕叶子这一自然元素展开,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
认识叶子的纹理。
教材开篇展示了各种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叶子图片,从常见的银杏叶、枫
叶,到形状独特的荷叶、龟背竹叶等,让学生对叶子的多样性有初步的直观感受。
接着,以特写的形式呈现不同叶子的纹理,有的纹理如叶脉清晰的网状,有的是
平行排列的线条,有的则是独特的交错纹理,帮助学生聚焦到叶子的纹理细节上。
教材中还配有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介绍了叶子纹理的作用和形成原因,如叶脉
是为了输送水分和养分,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植物种类造就了独特的纹理。
在艺术表现部分,教材提供了多种以叶子纹理为灵感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
手工和拓印作品等。绘画作品中,有用水彩细腻描绘叶子纹理的,也有用线条简
洁勾勒的;手工部分展示了用彩纸、布料等材料制作的具有纹理效果的叶子造型;
拓印作品则直观展示了如何通过拓印获取叶子的纹理,让学生了解到可以运用多
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叶子的纹理。此外,教材还设置了简单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
收集叶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叶子的纹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和艺术表现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在日常生活中,他
们对叶子并不陌生,可能在公园、校园、路边都见过各种各样的叶子,但往往只
是简单地关注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很少留意到叶子的纹理这一独特细节。在美术
基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涂鸦能力,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
的一些想法,但对于细致的观察和精准的描绘还存在困难。
在认知能力上,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更感兴趣,
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
念。在学习习惯方面,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在课堂
上需要多样化、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来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同时,这
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好奇心,渴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想法和作品,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不同叶子的纹理特征,了解叶子纹理的基本类型,如网状
脉、平行脉、叉状脉等。
掌握观察叶子纹理的方法,学会运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细致观察,能够用简
洁的语言描述叶子纹理的特点。
熟练掌握至少两种表现叶子纹理的方法,如绘画、拓印、手工制作等。在绘
画中,能够用流畅、细致的线条表现叶子的纹理;拓印时,能掌握正确的拓印技
巧,清晰地呈现叶子的纹理;手工制作时,能运用合适的材料和方法模拟出叶子
的纹理效果。
能够运用所学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以叶子纹理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作品主
题明确,纹理表现清晰,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叶子、图片以及运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细致观察,培养学生敏
锐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叶子的纹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例如,在讨论不同叶子纹理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时,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互相启发。
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
料和表现手法来表现叶子的纹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实践
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在选择材料时,思考哪种材料更适合表现叶子的
纹理质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懂得欣赏自然中的
细微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美术学习的浓
厚兴趣,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不同叶子的纹理特征,深入了解叶子纹理的类型和特点,
如网状脉的复杂交错、平行脉的整齐排列等。
熟练掌握观察叶子纹理的方法和表现叶子纹理的基本技巧,包括绘画时线条
的运用、拓印时的操作方法以及手工制作中材料的选择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