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分一分(一)》教学反思.docx
文件大小:12.79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1.41千字
文档摘要

《分一分(一)》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重点。对于分数的意义有多种,分数是一种“数”,分数是一种“关系”,分数是一种“率”,分数是一种“比”等。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首先从“数”和“关系”的角度感悟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认识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学生建立起分数的概念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因此课堂上我以“数”的角度设计分数的引入,让课堂凸显数学的本质,通过回顾整数,让学生明确整数在数线图上的相应位置,问题“0和1之间还有没有住其它的数”正式驱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巧妙引入分数的学习和探索历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中的知识与方法,多数直接关乎我们的现实世界,是古人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出来的,因此课堂上创设古人“以物易物”的情景,让课堂回到历史源头。通过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或“创造”分数,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加深对分数意义的体验。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接着由生活抽象到数学图形,理解在方格纸上涂出图形的?,就是涂出图形面积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的逆向问题,在图形中去做出?,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在这里着重理解分数是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关系的一个数。

???随后抛出问题:?这个分数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1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再次引发学生对?意义的深入理解。

???有了对?的深入理解,让孩子们用折纸涂色的方法(或画图的方法)“创造”更多的分数,再次体会分数是表示一张纸的涂色部分与这张纸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就顺理成章了。

课堂上重视分数的读写,把分数的读写和分数的意义联系起来,让孩子们读出数感(如?表示4份中的3分超出了一半),读出、写出生成(如?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分数读写方法和汉字书写顺序的比较,有效防止了分子分母颠倒现象而出现。最后是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分数的意义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对于反馈题目的设计力争做到层层递进,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第三题让孩子们找到奥运五环和巧克力中的分数,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既让孩子们认识到分的份数相同,取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就不同,也让孩子们用学到的有关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是在这里对孩子们进行奥运精神教育,做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这样整个课堂由生活到数学,再由数学到生活,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拓展提升让孩子们在数线图上找的?的位置,既是对课堂开始数线图的呼应,也为后续分数大小的比较做铺垫,更是向孩子们渗透数与数轴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也把整数、分数两种不同类型的数联系起来,让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更深刻。

???学生的自我评价,既让孩子更好的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及学习状态,更为下节课学习“多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的认识”做准备!

???这节课内容多又抽象,本来想着反馈题目不再展示,但后来想着还是呈现一节完整的课。因此感觉到整节课有点赶,若把这节课的时间再拉长些,留给学生思考、操作、体验、展示的时间再多些,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再丰富些,对于学生作品的展示再多层次些,对于课堂生成再耐心些,教师语言再规范、精炼些,整个课堂或许会更多元,更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