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5
《兔子坡》导读活动设计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这一次我们共读的书目叫作《兔子坡》。从书名来看,故事主要是围绕一个叫作“兔子坡”的地方展开的。那么兔子坡到底是什么地方?这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一、认识兔子坡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兔子坡。在书的开始就提到了“新人家要来啦”,这里的“新人家”其实指的是这本书的作者一家。《兔子坡》这个故事是以美国的一个农庄为原型。这个农庄有很长时间都没人住了。周围有一个小山丘,这里住着很多小动物。有一天,这个农庄搬来了一个新的人家,这个新的人家,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罗素,后来他就以自己和周围小动物发生的故事,写成了这本书,就是《兔子坡》。再后来,这本书获奖了,因此罗伯特罗素就把自己家的这个地方改名为“兔子坡”。
故事开头还提到,“新人家要来啦”,整座兔子坡都兴奋得沸腾起来。同学们会不会有疑惑,“为什么搬来一户新人家,兔子坡的动物们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你们可以理解小动物的行为吗?
嗯,有些同学可能不太理解,一个地方一般会住很多人,一户人家搬走与留下影响应该不大吧?这里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写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美国人,因此他写的故事与美国的特点是有关系的。是什么特点呢?同学们来看这张图。这是一张我们书中的插图。现在圈出来的这个地方就是即将搬来的新人家要住的房子。附近的土地就是他们种菜或者种粮食的地方。而离他最近的一户人家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离得距离远不远?很远,是不是?这就是美国乡村的一个特点,相对我们国家来说,美国的乡村布局分散,都是独门独户。而这张图是我们大多数乡村的一个特点,一般来说分布紧凑,相对集中。都是一户挨着一户。
所以,现在同学们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一户人家对于这个山坡的动物来说影响会这么大,因为这个山坡上生活的所有动物,都将依赖这户人家而生存。
二、认识小动物们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认识一下兔子坡上生活的小动物吧!既然这里的名字叫作“兔子坡”,说明故事的主人公是什么动物呢?肯定是兔子,对不对?这就是故事中的兔子一家。包括兔爸爸,兔妈妈和小兔子乔治。后来住在别处的,小乔治的阿纳尔达斯叔公也搬来了兔子坡,和他们一起生活。
那么关于兔子同学们都了解哪些知识呢?比如说,它们住在哪里?喜欢吃什么?有哪些天敌或者特殊技能等。大家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先说一说。嗯,看来我们的同学们了解不少关于兔子的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先来看生活环境,一般来说在野外生活的兔子会自己打洞,住在洞穴里面。我们故事当中兔子一家的洞穴是这个样子的。当然每种动物都会有自己害怕的危险,对于住得离人类较近的兔子,可能会害怕人类养的猫、狗,当然还有野外的老鹰,也是兔子的天敌。那么兔子有什么优势呢?它们很擅长奔跑,跳跃能力也很强。当它们遇到危险时,经常采用奔跑、急停、折返这样的方法,逃脱敌人的追捕。我们一起来看这个片段。(播放视频)
在我们的故事当中,也有小兔子乔治被狗追捕的片段,到时候同学们可以看看与我们看的这个视频中兔子的逃脱方法像不像。
除了兔子一家,兔子坡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小动物。比如说老鼠“家族”。这里把它们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名字当中都有一个“鼠”字。在书中出现了鼹鼠、土拨鼠和田鼠。关于它们,同学们知道它们有哪些区别吗?嗯,同学们可能知道得更多的是它们外形上的不同,其实它们在很多地方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我们先来看外形。从体型上看,它们三类哪个体型最大呢?没错,应该是土拨鼠,大约是鼹鼠和田鼠体型的两倍。而且它体短,身粗;尾短、扁平;嘴巴周围有一圈黑色的毛发,就好像胡子一样。接下来是鼹鼠,它体型略大于田鼠,身体是圆柱形,前肢发达,像小铲子一样,因此擅长挖洞;视力差,几乎看不见东西,也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地下,视力逐渐退化。最后是田鼠,它是三个当中体型最小的。它的眼睛和耳朵比鼹鼠大。接下来再看习性。刚才说了,鼹鼠长期在地下生活,很少到地面上来。而田鼠活动范围会涉及到地面和地下,傍晚或者夜间比较活跃,白天就躲在洞穴里。而鼹鼠比较特别,它喜欢群居生活还会冬眠。最后再来看它们的食性。鼹鼠以昆虫、蠕虫(如蚯蚓)和植物的根茎为食。而田鼠是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用各种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谷物的种子和茎,偶尔也会吃少量的昆虫。土拨鼠是草食性动物主要吃各种草本植物。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段关于土拨鼠的介绍视频,认识一下这个可爱的动物吧!(播放视频)
我们来看书中一段关于土拨鼠的描写“土拨鼠波奇在旁边的草坪里,急吼吼地抓着乱蓬蓬的草往嘴里塞。他瘦不拉几的,皮毛像是被虫蛀过——跟去年秋天挤进洞里去冬眠的波奇截然不同,那时候的他,肥嘟嘟的,走路摇摇晃晃。此刻他正努力弥补没吃上饭的那些损失。每次塞满一嘴的草,他都会抬起头来,朝四周看看,咕哝一声,然后又塞满一口。这让他的咕哝变成短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