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第10课中等职业学校《世界历史》教科书教学课件P-57新课导入教学目标TeachingGoal宪章运动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拟定、1838年公布的一个争取普选权的文件,其内容包括普选权的要求及为保障工人享受此项权利而规定的一系列条件。宪章运动曾出现过3次高潮,第一次有128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名,第二次签名者有330万人,第三次在新请愿书上签名的约550万人。但三次请愿书皆遭国会否决,工人们集会、游行、总罢工和抗暴斗争也相继被镇压,领袖遭逮捕判刑。宪章运动最后虽然失败,但它迫使英国统治阶级接受宪章派的某些民主要求,在英国及国际工人运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宪章运动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对以后的国际工人运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教材分析TeachingMaterialAnalysis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们正在直升天堂,我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1810年英国纺织工人的工资每周平均为40先令6便士,而到1825年便降为25先令6便士了;19世纪中叶,日工作时长仍然长达16-18小时。1839年英国工厂有43万多工人。其中,妇女24万多,18岁以下童工占19万,工厂环境条件差。——《历史的细节—马镫、轮子和机器如何重构中国和世界》悬殊的贫富差距高强度的工作严重的童工问题恶劣的工作环境教材分析TeachingMaterialAnalysis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是希望之春19世纪英国卢德运动欧洲十九世纪三大工人运动1831-183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这是失望之冬法国德国英国宪章运动:1837年【争取普选权】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931年和1934【不共和,毋宁死】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1844年【捣毁工厂,焚烧债券】工人群体:敢问路在何方?方案: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创办新和谐公社。“一切人都应该劳动”“阶级调和与合作”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天才的构想,无奈的现实!教材分析TeachingMaterialAnalysis核心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傅立叶)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如:物质决定意识。社会主义: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3、理论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方案: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恩格斯深入到工人之中马、恩同工人交谈马、恩一起讨论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封面及手稿1、诞生标志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材料1: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3: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2: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主要内容(1)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2)揭示了工人阶级必将反抗的社会现实。(3)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4)肯定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5)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建设共产主义。(6)推动国际联合。“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