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高三语文最后一课.pptx
文件大小:5.04 MB
总页数:3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8.44千字
文档摘要

高三语文考前最后一课

众所周知高考语文文字量大、阅读量大,对语文考试总有一种畏难心理,但其实语文想考个理想的成绩也并不难,咱们不要求考140分以上(说不定你也可以哦),如果你能通过努力考到120分以上,你都是凤毛麟角;如果你能考110分以上,就算是比较理想的成绩,这对你考个好学校都是有帮助的。自信,冷静,仔细,舍我其谁,一往无前。语文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更大,你心里有些忐忑没谱,别人也一样。而如果发挥好,语文可能创造奇迹。(一个良好心态)

考试谨记:

1.各个板块按计划时间答题,选择题当机立断,莫要在疑难处恋战超时,导致写不完作文,损失惨重。

2.选择题千万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填涂!!不要因为慌慌张张错填漏填。

3.主观题看清题号再写答案,千万不要写错位置!导致两道题得0分。

4.当遇到让你陌生的新题型,不必慌神,冷静应对,题型变了,考点不会变。

5.调动自己的复习储备,将新题目转换.拆解成我们熟悉的典型题型,解读考点,找准角度.方向,灵活作答。

6.对那些没有把握或觉得可能做得不太对的题目要做好标记,全部做完后优先检查。

7.高考主观题大多踩点给分,作答一定要分点,用①②③规范标识。版面允许,最好每点分段。写短评、短文,拟写消息,仿写句子,则无需分点。

时间安排及操作要领

1.考前五分钟:根据考试要求填写好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座位号等,并迅速将试卷浏览一遍,看一看试卷是否有漏印的情况,看一看试题的基本类型,是否与我们平日做的综合练习有一些差别。通过浏览,使自己心中有数,从而合理地安排时间,同时也缓解紧张的情绪。

2、完成以上任务后还可以做两件事:一是着重浏览一下作文;二是看看默写题,先根据题目稍稍回忆一下,开考铃响可以先做默写题,但此时一定要再次仔细审题,避免开始匆促思考造成失误。

3.考试开始后:一般按照试题编排的顺序答题。答题时,要做到冷静、细心,必须认真研究每一个题干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既不能“想当然”,也不能“凭老经验”,尽可能做到准确.完整地答题。4.简答题,我们在答题时,必须看清题意,避免答题时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如果有字数限制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去表达,无把握回答的,要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然后誊写入答题卡,尤其要注意的是,针对近几年电脑阅卷的特点,答题时千万不能出现“越出界外”的现象。5.选择题完成后,应把答案及时填入答题卡,以免后面因时间紧而漏涂.错涂。

6.复查:用时约5分钟。一般来说,我们回答问题时所产生的最初答案有一定的可靠性,不要轻易改动,在复查时若要改动答案,必须以充分的理论根据作前导;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这段时间,对解题过程中丢下的难题作重点思考,防止出现漏答的情况;有的题目实在捉摸不透,也只得连估带猜了。

时间分配:语文卷中各板块平均用时参考值:(150分钟)

仔细审清题意,细心周全答题,认真检查,做到志在必得。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开拓思维,善于左右联系,争取超常发挥。【整体统筹】信息类文本阅读5题(19分)20分钟左右情境默写(6分)5分钟左右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4题(16分)25分钟左右语言文字应用5题(20分)15分钟左右文言文阅读5题(20分)20分钟左右作文(60分)50分钟左右古诗文阅读(9分)15分钟左右切记:别在某一题上超时过多!

【友情提醒】

以上时间安排仅供参考,个人也根据自身情况略作调整。但原则上上述时间分配是答题的底线时间,超过则不妙。

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每一分钟做1分的题目;1—21题90分钟左右完成90分钟的题目,作文60分原则上不得少于50分钟。总原则是按照自己的步调来,只要平时都能完成全卷,高考也会正常完成的,不用担心;

【答题要义】

要注意,对熟题要千万小心,不可大意。回答问题时不仅要善于回忆,更要懂得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书写的规范和工整。【具体要求】

(1)保持状态,温故而知新。(或背或练或互考或自测或回顾或查漏补缺)(2)合理用时,选择题稍快点,保证有50分钟写作文。(3)缓解情绪,冥想放松。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情绪缓解下来。(4)强化信心,适度亢奋。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考生心无旁骛的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题的审美境界之中,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6)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