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问题探讨;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拟态、警戒色、保护色等均属于适应;巨叶虫;那么这些适应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吗?
阅读课本P106,完成思考.讨论;适应性特征来自遗传,即来源于可遗传的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是对之前的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评价: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是肤浅的,未被人们普遍接受。;;(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长颈鹿的祖先在繁殖过程中出现了颈长的个体(先不定向变异),遇到漫长的干旱季节,食物缺乏时,颈长的个体更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下来(后环境定向选择),产生后代的概率更大。经过若干代的繁殖,颈长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增大,长此以往,终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注意:“在前,在后”;3.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P108):;6.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②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归纳总结
1.自然选择(定向选择)的对象
(1)直接对象是生物的性状。
(2)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
(3)根本对象是与性状相对应的基因。
2.自然选择的因素:外界环境(环境不是诱变因素而是选择因素),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
3.自然选择的手段(动力):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思考.讨论P109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的主要冲突是什么?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之后,为什么遭到许多人的攻击、谩骂和讥讽?;3.马克思所说的“我们的观点”是指什么观点?;(1)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抗生素诱发细菌产生基因突变,使细菌中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
(2)生存斗争仅仅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对食物和空间的争夺()
(3)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
(4)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6)现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完全的()
(7)所有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课堂小结:;;;